史祿國的《通古斯人的心智叢》是人類學尤其是薩滿文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理論創(chuàng)新意義,是通古斯人及其薩滿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書。他挑戰(zhàn)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薩滿教精神病理說”,基于通古斯文化的全面系統(tǒng)考察,提出人類學的族團化(ethnos)理論,并落實到中國東北和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中長達六年的民族志實踐中。基于考察所獲的體質(zhì)測量資料、考古資料、語言資料和民族志資料,史祿國指出所謂的“北極歇斯底里”與疾病毫無關聯(lián),而是由“掌控神靈”“入迷”等文化要素構成的習俗;史祿國假設,通古斯人中薩滿教的起源與公元10世紀前后佛教因素在東北亞地區(qū)的傳播刺激密切相關,最初在契丹人和女真人中形成,進而逐步傳播到更遙遠東北方向的其他通古斯族團中;他借助“心智叢”概念,通過實地考察薩滿的儀式實踐,綜合分析相關歷史資料,指出薩滿教是通古斯人逐漸累積的管理心智失衡的無意識文化創(chuàng)造,薩滿是生理—心理健康的精神治療者,有能力鞏固社會團結,從混亂中創(chuàng)建生活秩序。史祿國是第一個從寬闊的人類學角度,在具體語境中說明薩滿教作為民族志文化叢的歷史起源、動態(tài)性和適應功能的學者,為后來學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學術基礎。
作者簡介:
史祿國,現(xiàn)代人類學奠基人之一,通古斯研究國際權威。俄羅斯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1922年移居中國,先后在廈門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工作。1939年逝世于北平。
譯者簡介:
于洋,吉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獲人類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神話學、民俗學、薩滿文化、滿—通古斯語諸族。
導論 第1節(jié) 調(diào)查心智叢的困難 1.心智叢 2.調(diào)查困難在于材料的性質(zhì) 3.理論影響調(diào)查工作 第2節(jié) 分析異文化的方法 4.客觀的方法 5.族團化理論大綱 6.特殊問題:族團化理論實際應用的說明 7.族團變化過程圖示 第3節(jié) 資料的搜集與分析 8.調(diào)查的行為準則 9.材料 10.直接的民族志觀察 11.材料的呈現(xiàn) 第一部分 實證知識 第4節(jié) 某些基本觀念 12.初步評價 13.物活力 14.生命 15.靈魂 16.神靈 第5節(jié) 基礎環(huán)境 17.地球和天體 18.年及其劃分 19.測量 20.世界及其方位 21.自然現(xiàn)象 22.植物 23.地形與交通 第6節(jié) 基礎環(huán)境(續(xù)) 24.動物的分類 25.解剖學、生理學和遺傳學 26.動物的心理和智力 第7節(jié) 技術適應 27.遷徙 28.狩獵 29.文化叢中的某些其他要素 30.醫(yī)術 第8節(jié) 社會組織 31.對社會組織的認識 32.群體意識 第9節(jié) 心智叢的多種表現(xiàn) 33.語言 34.民俗 35.表現(xiàn)心智叢的裝飾藝術 36.事實的積累 第二部分 假設 第10節(jié) 通古斯人假設的性質(zhì) 37.假設的一般特征 38.不同類型的神靈叢及其分類 第11節(jié) 最高存在與主宰神靈 39.布哈(布嘎) 40.世界的構造 41.“主宰神靈”觀念與某些主要神靈 42.滿族的恩都立和各類通古斯神靈 第12節(jié) 源自靈魂的神靈與整合到通古斯人中的神靈 43.人類靈魂 44.人類的第一個靈魂與奧羅爾吉佛揚古的外化活動 45.神靈群體 46.北通古斯人的祖先系統(tǒng) 47.滿族祖先化的氏族神靈 第13節(jié) 布日坎、富其黑與其他非祖先來源的神靈 48.基本注釋:分類、術語、疾病、來路、構成與形式 49.北通古斯人中的氏族神靈 50.多那(外來的)布日坎 51.滿族的神靈 第14節(jié) 被掌控的神靈 52.這些神靈的一般特點 53.色翁體系 54.滿族的窩車庫 55.其他通古斯群體的神靈 第15節(jié) 其他多種假設 56.假設 57.假設體系 第三部分 假設知識的實踐結果 第16節(jié) 影響神靈的方法 58.基本評論 59.方法的分類 60.神位 61.神位的類型 62.保留的動物:翁岡和亞西勒 63.獻祭 64.通過語言與神靈交流 65.憑借神靈特征影響神靈 第17節(jié) 靈魂要素及其管理 66.靈魂要素 67.死亡 68.安葬尸體的準備以及管理第一個靈魂 69.尸體的處理 70.安葬的特殊情況 71.最后的葬禮 72.對靈魂的進一步操作 73.氏族祭司——標渾薩滿 74.秋祭 75.通古斯人獻給祖先的祭品和祈禱詞 第18節(jié) 不需要薩滿和其他專家?guī)椭纳耢`管理 76.天神 77.氏族神靈 78.各種神靈 第19節(jié) 溝通神靈和處理其他問題的專家 79.專家 80.瑪法信仰 81.通古斯人中的瑪法信仰 第四部分 薩滿教 第20節(jié) 被調(diào)查群體的心理狀況 82.基本評價 83.心靈和精神的困擾 84.“奧倫現(xiàn)象”:所謂的模仿性狂躁癥 85.動作的模仿 86.歇斯底里 87.自主性神附 88.睡眠中的各種現(xiàn)象 89.自我暗示以及暗示 90.結論 第21節(jié) 大眾或個人的精神紊亂及其管理 91.大眾精神紊亂概說 92.精神紊亂的形式以及受影響的單位 93.精神紊亂的象征及其治療方法 第22節(jié) 薩滿教概說 94.“薩滿教”:概念的起源 95.薩滿教的基本特征 96.薩滿教的心智方面 97.薩滿教 第23節(jié) 薩滿教歷史的注釋及其最初形式的假設 98.觀察到的事實 99.佛教 100.假設:受到佛教刺激產(chǎn)生的薩滿教 101.引出下一節(jié)的結論 第24節(jié) 薩滿器物 102.基本評論 103.服飾(描述) 104.薩滿服飾的分類 105.鼓 106.銅鏡 107.神位及其他 108.對薩滿器物的態(tài)度 109.結論 第25節(jié) 薩滿的表演(描述) 110.去往下界神靈之處的薩滿儀式 111.去往上界的薩滿儀式 112.不同形式的薩滿儀式 第26節(jié) 薩滿表演的分類 113.占卜和發(fā)現(xiàn),診斷和治療 114.個人的治療 115.靈魂的安置與管理 116.與神靈或靈魂的斗爭 117.獻祭、其他與結論 第27節(jié) 薩滿表演的分析 118.基本評論 119.表演技術 120.薩滿助手 121.心理技術 122.負面態(tài)度和表演 123.表演的心理基礎 124.薩滿表演的儀式化 125.滿語書寫的影響 126.各類維系薩滿教的機制 第28節(jié) 薩滿的選擇 127.薩滿的傳承 128.成為薩滿的個人條件 129.新薩滿的辨識和選擇 130.正式承認的案例 131.滿族人薩滿選擇的一個案例 第29節(jié) 薩滿 132.普遍的思維過程模式 133.特殊的方法 134.入迷 135.薩滿和神靈 136.薩滿斗法 137.薩滿的性格和能力 138.薩滿的知識積累 第30節(jié) 薩滿(續(xù)) 139.薩滿的社會關系 140.薩滿的經(jīng)濟地位以及困難 141.放棄薩滿資格與薩滿的死亡 142.薩滿的個性 第31節(jié) 薩滿教的現(xiàn)狀及未來 143.調(diào)查人群中的諸位薩滿 144.璦琿地區(qū)達斡爾人和漢人的薩滿教 145.薩滿教所遇到的困難 146.薩滿教過去和目前的狀態(tài) 147.在外來影響下通古斯人文化叢的特殊要素 148.薩滿教的現(xiàn)狀與未來 結論 第32節(jié) 文化叢的分類與功能 149.通古斯人的智力 150.不同的文化叢 151.文化叢的形成和功能 第33節(jié) 不用文化叢間的平衡 152.認知能力與文化叢 153.文化叢的自我管理 154.心智叢的失衡 第34節(jié) 心智叢的自我管理 155.自我管理 156.管理現(xiàn)象 附錄 詞匯表 1.基本注釋 2.略語 3.轉(zhuǎn)寫的近似音字母 4.通古斯語詞語表 參考文獻 作者和調(diào)查者索引 神靈索引 族團和族體索引 一般詞語對照表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