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解了尼康 Z6 Ⅲ微單相機強大的菜單、曝光功能及在各類攝影題材的實拍技巧等。按本書講解的順序,讀者可以先學習相機的結(jié)構、菜單,接著學習曝光功能、器材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最后學習視頻拍攝技法及各類題材拍攝技巧,即可迅速上手尼康 Z6 Ⅲ微單相機。
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使用微單相機錄視頻、做直播,因此本書專門通過4章內(nèi)容來講解拍攝短視頻需要的器材、鏡頭運用方式、使用尼康 Z6 Ⅲ微單相機拍攝視頻的基本操作與菜單設置,讀者學習這些內(nèi)容后即可拍攝出符合各平臺要求的視頻。
本書不僅適合使用尼康 Z6 Ⅲ相機的攝影愛好者自學,也可以作為開設了攝影、攝像相關專業(yè)的大中專院校的教材使用。
雷波
好機友攝影、北極光攝影、FUN視覺、黑冰攝影、先鋒影像等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精通攝影前后期,開發(fā)了近百門攝影及后期方面在線課程,參與數(shù)百本攝影及后期圖書寫作。構建了橫跨紙媒、圖文、短視頻、長視頻等類型的多個講解攝影、后期、視頻拍攝的知識賬號,覆蓋頭條、抖音、快手、愛奇藝、優(yōu)酷、騰訊、百家號、B站、小紅書、知乎等多個平臺。
第1章 全面認識相機各按鈕與部件
正面結(jié)構 2
頂部結(jié)構 3
背面結(jié)構 4
底部結(jié)構 5
側(cè)面結(jié)構 6
控制面板 6
顯示屏參數(shù) 7
第2章 初上手一定要學會的菜單設置方法
菜單的使用方法 9
在顯示屏中設置常用參數(shù) 10
選擇取景模式 11
在控制面板中設置常用拍攝參數(shù) 12
設置相機顯示參數(shù) 12
利用“電源關閉延遲”提高相機的續(xù)航能力 12
利用網(wǎng)格線輕松構圖 13
將設置應用于顯示屏以顯示預覽效果 14
設置相機控制參數(shù) 15
觸控控制 15
設置在播放時輕撥方向所執(zhí)行的功能 15
自定義控制按鈕功能 16
自定義菜單 19
設置控制鎖 20
設置按鈕與撥盤的配合使用方式 20
設置拍攝參數(shù) 21
空插槽時快門釋放鎖定 21
保存/載入設定 21
格式化存儲卡 21
設置焦距變化拍攝 22
設置色調(diào)模式 23
設置快門類型 24
皮膚柔和功能使皮膚更細膩 25
調(diào)整人像形象 25
設置影像存儲參數(shù) 26
設置存儲文件夾 26
文件命名 26
設置圖像區(qū)域 27
根據(jù)用途及后期處理要求設置圖像品質(zhì) 28
什么是RAW格式的文件 29
使用RAW格式拍攝的優(yōu)點有哪些? 29
設置RAW文件壓縮 29
根據(jù)用途及存儲空間設置圖像尺寸 30
設置優(yōu)化校準參數(shù)拍攝個性照片 31
設定優(yōu)化校準 31
利用優(yōu)化校準直接拍出單色照片 34
為HLG照片設定優(yōu)化校準 35
隨拍隨賞——拍攝后查看照片 36
回放照片的基本操作 36
照片查看 37
播放顯示選項 37
播放文件夾 38
自動旋轉(zhuǎn)照片 38
第3章 必須掌握的曝光與對焦的基本設置
調(diào)整光圈控制曝光與景深 40
光圈的結(jié)構 40
光圈的表現(xiàn)形式 41
光圈對成像質(zhì)量的影響 41
什么是衍射效應? 41
光圈對曝光的影響 42
理解景深 43
景深與對焦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43
什么是焦平面? 43
光圈對景深的影響 44
焦距對景深的影響 44
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45
背景與被攝對象的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45
設置快門速度控制曝光時間 46
快門與快門速度的含義 46
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 46
快門速度對曝光的影響 46
影響快門速度的三大要素 47
快門速度對畫面效果的影響 47
依據(jù)對象的運動情況設置快門速度 48
常見快門速度的適用拍攝對象 49
善用安全快門速度確保不糊片 50
長時曝光降噪 51
防抖功能是否能夠代替較高的快門速度 51
設置感光度控制照片品質(zhì) 52
理解感光度 52
ISO感光度設置 52
設置最大感光度與最低快門速度 54
ISO與畫質(zhì)的關系 55
感光度對曝光效果的影響 56
感光度的設置原則 56
消除高ISO產(chǎn)生的噪點 57
理解曝光四因素之間的關系 58
設置白平衡控制畫面色彩 59
理解白平衡存在的重要性 59
預設白平衡 59
靈活運用3種自動白平衡 60
理解色溫 61
選擇色溫 62
自定義白平衡 63
設置自動對焦模式以準確對焦 65
單次伺服自動對焦模式(AF-S) 65
連續(xù)伺服自動對焦模式(AF-C) 66
如何拍攝自動對焦困難的主體? 66
靈活設置自動對焦輔助功能 67
AF-C模式下優(yōu)先釋放快門或?qū)?67
AF-S模式下優(yōu)先釋放快門或?qū)?67
利用蜂鳴音提示對焦成功 68
利用內(nèi)置AF 輔助照明器輔助對焦 69
觸發(fā)AF 69
為什么在弱光下拍攝時,內(nèi)置AF輔助照明器沒有發(fā)出光線? 69
拍攝對象偵測 70
自動對焦區(qū)域模式 71
微點區(qū)域AF 71
為什么需要選擇不同自動對焦區(qū)域模式? 71
單點區(qū)域AF 72
動態(tài)區(qū)域AF(S/M/L) 72
寬區(qū)域AF(S/L/C1/C2) 72
3D跟蹤 72
自動區(qū)域AF 72
設置自動對焦區(qū)域模式輔助功能 73
限制AF區(qū)域模式選擇 73
鎖定跟蹤對焦 73
手選對焦點 74
圖像模糊、不聚焦或銳度較低應如何處理? 74
調(diào)整對焦點應對不同的拍攝題材 75
對焦點數(shù)量 75
對焦點循環(huán)方式 75
對焦點顯示 76
按方向存儲對焦點 77
手動對焦實現(xiàn)自主對焦控制 78
峰值對焦輔助 79
根據(jù)拍攝任務設置快門釋放模式 80
選擇快門釋放模式 80
設置一次連拍最多張數(shù) 81
如何知道連拍操作時內(nèi)存緩沖區(qū)(緩存)最多能夠存儲多少張照片? 81
設置預拍選項 82
設置自拍選項 83
設置測光模式以獲得準確曝光 84
矩陣測光模式 84
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85
亮部重點測光模式 85
點測光模式 86
改變中央重點測光區(qū)域大小 86
微調(diào)優(yōu)化曝光 87
使用矩陣測光時偵測臉部 87
自動曝光模式 88
靈活使用高級曝光模式 89
程序自動模式() 89
什么是等效曝光? 89
快門優(yōu)先模式() 90
光圈優(yōu)先模式() 91
手動模式() 92
B門模式 94
第4章 拍出佳片必須掌握的高級曝光技巧
通過直方圖判斷曝光是否準確 96
直方圖的作用 96
在相機中查看直方圖 97
設置曝光補償讓曝光更準確 99
曝光補償?shù)暮x 99
曝光補償?shù)恼{(diào)整原則 100
正確理解曝光補償 101
設置包圍曝光 102
包圍曝光功能及設置 102
為合成HDR照片拍攝素材 103
使用CameraRaw合成HDR照片 103
自動包圍(M模式) 104
設置包圍曝光順序 104
直接拍攝出精美的HDR照片 105
光線復雜場景使用曝光鎖定 106
利用多重曝光獲得蒙太奇效果 107
開啟或關閉“多重曝光”功能 107
設置多重曝光次數(shù) 107
改變多重曝光照片的疊加合成方式 108
保存單個照片(RAW) 108
重疊拍攝 108
選擇首次曝光(RAW) 109
使用多重曝光拍攝明月 109
用動態(tài)D-Lighting 使畫面細節(jié)更豐富 110
用智能手機進行遙控拍攝 111
在智能手機上安裝SnapBridge 111
連接SnapBridge軟件前的設置 111
在手機上查看及傳輸照片 112
用智能手機進行遙控拍攝 113
第5章 拍攝視頻需要準備的硬件
視頻拍攝穩(wěn)定設備 115
手持式穩(wěn)定器 115
小斯坦尼康 115
單反肩托架 116
攝像專用三腳架 116
滑軌 116
移動拍攝時保持穩(wěn)定的技巧 117
始終維持穩(wěn)定的拍攝姿勢 117
憋住一口氣 117
保持呼吸均勻 117
屈膝移動減少反作用力 117
提前確定地面情況 117
轉(zhuǎn)動身體而不是轉(zhuǎn)動手臂 117
視頻拍攝存儲設備 118
SD存儲卡 118
NAS網(wǎng)絡存儲服務器 118
視頻拍攝采音設備 119
便攜的“小蜜蜂” 119
槍式指向性麥克風 119
記得為麥克風戴上防風罩 119
視頻拍攝燈光設備 120
簡單實用的平板LED燈 120
更多可能的COB影視燈 120
COB是什么意思? 120
短視頻博主最愛的LED環(huán)形燈 120
簡單實用的三點布光法 121
視頻拍攝外采設備 121
利用外接電源進行長時間錄制 122
通過提詞器讓視頻錄制更流暢 122
理解視頻拍攝中各參數(shù)的含義 123
理解視頻分辨率并進行合理設置 123
設置視頻文件格式 123
什么是標清、全高清與4K視頻? 123
理解幀頻并進行合理設置 124
理解碼率的含義 124
理解色深并明白其意義 125
理解色深的含義 125
理解色深的意義 126
理解色度采樣 127
認識YUV格式 127
理解色度采樣數(shù)值 127
第6章 拍攝視頻常用的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之運鏡方式 129
推鏡頭 129
拉鏡頭 129
搖鏡頭 130
移鏡頭 130
跟鏡頭 131
環(huán)繞鏡頭 131
甩鏡頭 132
升降鏡頭 132
3個常用的鏡頭術語 133
空鏡頭 133
主觀性鏡頭 133
客觀性鏡頭 133
鏡頭語言之技巧性轉(zhuǎn)場 134
淡入淡出 134
疊化轉(zhuǎn)場 134
滑像轉(zhuǎn)場 134
鏡頭語言之非技巧性轉(zhuǎn)場 135
利用相似性進行轉(zhuǎn)場 135
利用思維慣性進行轉(zhuǎn)場 135
兩級鏡頭轉(zhuǎn)場 136
聲音轉(zhuǎn)場 136
空鏡頭轉(zhuǎn)場 136
主觀鏡頭轉(zhuǎn)場 137
遮擋鏡頭轉(zhuǎn)場 137
鏡頭語言之“起幅”與“落幅” 138
理解“起幅”與“落幅”的含義和作用 138
起幅與落幅的拍攝要求 138
簡單了解分鏡頭腳本 139
分鏡頭腳本的兩大作用 139
指導前期拍攝 139
后期剪輯的依據(jù) 139
分鏡頭腳本的撰寫方法 140
分鏡頭腳本中應該包含的內(nèi)容 140
分鏡頭腳本撰寫案例 140
第7章 視頻拍攝流程及相關功能
拍攝視頻短片的基本流程 143
設置錄制視頻時的拍攝模式 143
理解相機快門速度與視頻錄制的關系 144
根據(jù)幀頻確定快門速度 144
拍視頻時改變快門速度的3種情況 144
拍攝幀頻視頻時推薦的快門速度 145
視頻拍攝狀態(tài)下的信息顯示 145
設置視頻尺寸、錄音相關參數(shù) 146
設置視頻尺寸、幀頻 146
電子減震 146
音頻輸入選擇 147
設置音頻輸入靈敏度讓聲音更清晰 147
頻響 147
衰減器 148
降低風噪 148
高分辨率數(shù)字變焦 148
設置對焦相關參數(shù) 149
選擇對焦模式 149
跟蹤被拍攝對象 150
在錄制視頻過程中改變焦點 150
AF速度 151
AF偵測靈敏度 151
錄制慢動作視頻 152
間隔拍攝 152
延時視頻 155
輔助錄制的菜單功能 156
讓顯示屏顯示亮度信息 156
紅色REC畫面指示器 157
設置條紋圖案功能查看視頻曝光等級 158
限制條紋圖案色調(diào)范圍 159
長時間錄制時需要設置的菜單 160
保證長時間錄制時的供電 160
溫度過高時自動關閉 160
視頻閃爍消減 161
第8章 鏡頭推薦及鏡頭搭配方法
鏡頭標志名稱解讀 163
鏡頭焦距與視角的關系 163
定焦與變焦鏡頭 164
認識尼康相機的3種卡口 165
Z鏡頭的優(yōu)點 166
更小的體積 166
豐富的功能 166
獲得更高畫質(zhì) 166
更高效的操作性能 166
尼康Z卡口鏡標志中的S是什么意思? 166
卡口適配器 167
為什么只能購買尼康Z卡口? 167
標準及中焦鏡頭推薦 168
尼克爾 Z 50mm F1.8 S 168
尼克爾 Z 24-70mm f/2.8 S 169
尼克爾 Z 85mm f/1.8 S 170
長焦鏡頭推薦 171
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 171
尼克爾 Z 100-400mm f/4.5-5.6 VR S 172
廣角鏡頭推薦 173
尼克爾 Z 20mm f/1.8 S 173
尼克爾 Z 14-24mm f/2.8 S 174
微距鏡頭推薦 175
高倍率變焦鏡頭推薦 176
選購鏡頭時的合理搭配 177
與鏡頭相關的常見問題解答 177
怎么拍出沒有畸變與透視感弱的照片? 177
使用腳架進行拍攝時是否需要關閉VR功能? 177
如何準確理解焦距? 178
放大倍率與微距鏡頭的關系是什么? 178
什么是對焦距離? 179
什么是最近對焦距離? 179
什么是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 179
第9章 選擇合適的附件為照片增色
存儲卡 181
什么是XQD型存儲卡? 181
UV鏡 181
偏振鏡 182
什么是偏振鏡 182
用偏振鏡壓暗藍天 182
用偏振鏡提高色彩飽和度 182
用偏振鏡抑制非金屬表面的反光 182
中灰鏡 183
什么是中灰鏡 183
中灰鏡的級數(shù) 183
中灰鏡在人像攝影中的應用 183
中灰鏡在風光攝影中的應用 183
中灰鏡基本使用步驟 184
自行計算安裝中灰鏡后的快門速度 184
用App計算安裝中灰鏡后的快門速度 184
中灰漸變鏡 185
什么是中灰漸變鏡 185
不同形狀漸變鏡的優(yōu)缺點 185
中灰漸變鏡的擋位 185
硬漸變與軟漸變 185
如何選擇中灰漸變鏡擋位 185
如何搭配選購中灰漸變鏡 186
使用中灰漸變鏡改善大光比場景 186
快門線 187
遙控器 187
腳架 188
腳架的分類 188
選購腳架的要點 188
云臺的分類 189
球形云臺 189
三維云臺 189
懸臂云臺 189
閃光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