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利潤率:基于馬克思主義的視角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fā)達經濟體出現了經濟重心由生產向金融的長期結構性轉向,而且這種結構性轉向逐漸向全球蔓延。在國際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之下,中國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近年來出現下滑,貨幣資金有撤離實體經濟而轉入虛擬經濟領域的跡象,帶來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的可能性。實體經濟是中國經濟的根基,因此如何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發(fā)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分析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利潤率引導資本積累,對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利潤率動態(tài)及其成因進行比較研究,有助于尋求此問題的解決路徑,從而能夠為避免脫實向虛和振興實體經濟提供參鑒。基于馬克思主義學者圍繞利潤率的大量研究,本書從區(qū)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視角對利潤率展開經驗考察。首先,基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探討利潤率和虛擬經濟的經驗界定。接著,討論中國整體經濟的利潤率和資本積累動態(tài)。然后,考察虛擬經濟的利潤率量度方式,測算中國虛擬經濟的利潤率,并將之與采用一致方法量度的實體經濟利潤率相比較。之后,利用一個改進的馬克思主義兩部門模型分析中國虛擬經濟(金融企業(yè)部門)利潤占比的上升。最后,分析實體經濟的利潤率動態(tài),考察利潤率的技術修復,進而通過構建古典-馬克思-卡爾多主義模型,著力探討如何促進技術進步以實現技術修復,并對中國經濟展開考察。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