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中國奇譚》的爆火,讓短片這種在中國動畫序列中有著漫長且輝煌歷史,卻又在近年來處于大眾盲區(qū)的動畫形式重新進入國人的視野。但《中國奇譚》的成功,并不是一種偶然,而是國產動畫短片近二十多年發(fā)展的一次成果顯現。《數字覺醒:網絡時代的國產動畫短片研究(19982023)》一書在藝術社會學、作者論、敘事學和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之上,從興起的歷史契機、創(chuàng)作與轉向、敘事、文化特性與美學等多個角度對進入網絡時代后的國產動畫短片進行全面和框架性的思考,并以此來觀照近年來中國動畫的成長。
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隨著電視動畫的興起,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代表的短片生產開始迅速萎縮,短片創(chuàng)作也逐漸進入沉寂狀態(tài)。而在新世紀后,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媒介的出現,動畫短片開始以新的形式示于世人,并在創(chuàng)作模式和傳播方式上都呈現出深刻的變革。本書對國產動畫短片的發(fā)展邏輯、時代特征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闡釋。作者認為時代背景對傳統(tǒng)動畫的退場和新動畫的出現起著重要影響,其中網絡技術尤其是新媒體的極大賦權,是新動畫產生的主要推動力量。同時,不同階段動畫力量興起的原因和表現也不一樣,這與動畫全體內外的不同性質的場域有關。
趙洋,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博士,第 35 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評委,《甘肅日報》影視板特約撰稿人。曾獲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三屆網絡文藝評論優(yōu)選匯優(yōu)秀短評文章獎、第 20 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第四屆甘肅省文藝評論獎。主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當代電影》《光明日報》《中國電視》《中國社科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十幾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撰寫的智庫文章數篇被甘肅省委采用或獲得省級領導批示。
序 王宜文 /i
導論:新動畫與新問題 /001
一、何謂新動畫 /001
二、問題何以可能 /009
三、國產動畫作為問題域 /012
四、獨立動畫作為另一種命名 /017
第一章 新動畫的萌生 /030
一、經典動畫的退場 /033
二、文化場域的嬗變 /041
三、域外來的人 /053
四、美院派的動畫轉型 /066
五、從標出到融合:作為女性的動畫作者 /078
第二章 媒介賦權的新語境 /088
一、技術賦權下的數字化生存 /090
二、傳播賦權下的趣緣群體構建 /103
三、意義賦權下的作者身份認同 /115
四、新媒介中的刷榜狂歡 /128
第三章 分化與轉向:多元化創(chuàng)作的興起 /135
一、規(guī);瘜I(yè)教育的肇始 /137
二、小眾化的業(yè)余作者 /142
三、粉絲自制與參與式創(chuàng)作 /147
四、展覽空間中的動畫裝置 /151
五、多屏展示下的動畫劇場 /160
六、動畫節(jié)中的跨文化傳播 /167
第四章 自述話語中的青春體驗 /177
一、成長之殤的自我書寫 /178
二、奇異化的青春幻想 /195
三、現代性體驗的視覺批判 /201
四、作者形象的符號化置入 /209
第五章 空間敘事中的記憶建構 /215
一、承載記憶的地理空間 /216
二、舊物與圖像:被追憶的歷史空間 /223
三、烏托邦之地的精神空間 /227
四、動作奇觀中的想象空間 /232
第六章 出位之思:跨媒介的聯合表意 /241
一、版畫的風格復制 /244
二、文字的符號化改寫 /247
三、流行音樂的動畫式闡述 /252
四、電子游戲的風格借鑒 /257
五、經典文本的拼貼與解構 /261
結語 /266
附錄 作品目錄 /273
參考文獻 /304
后記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