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學術研究是有規(guī)矩的。踏入研究領域,自己因不太懂得學術研究的規(guī)矩,難免
會受到別人的批評。面對這些批評,自己更多的時候是感到困惑不解的,不知自己
錯在何處、為什么錯了。記得當老師指出在本研究主要解決教學是什么? 為什么?
如何做? 等問題中,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后不能用問號時,自己當時就想
不明白,等問題前明明是各種問題,為什么不能用問號;當老師說教師有三種
類型:職業(yè)型、事業(yè)型與志業(yè)型表述不準確時,自己當時也不太清楚準確的表述
是什么樣的。當然,這些是學術表達的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縱然自己現在對這些問題
仍未徹底搞明白、想清楚,對學術研究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但倘若研究生在選題、
文獻閱讀、開題報告撰寫與學位論文寫作中秉持一種日常的理解,犯價值論、認識
論或方法論上的錯誤而渾然不知,那么輕者會造成勞而無功的重新選題、閱讀的文
獻難以派上用場,重者則會影響到自己的學業(yè),寫不出合格的學位論文,最終不能
按時畢業(yè)甚至拿不到學位。那么,從學位論文寫作來看,學術研究到底有哪些規(guī)
矩? 在學術研究中,研究生面臨著哪些困惑? 作為導師,該如何指導研究生寫好學
位論文?
正是帶著上述問題,直面研究生在選題、文獻閱讀、開題報告撰寫與學位論文
寫作中所遭遇的困惑,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分專題進行思考與研究,才有了現在
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內容。比如,就開題報告而言,自己先是揭示了研究生開題報告
撰寫的三個誤區(qū),但發(fā)現即使告知研究生開題報告撰寫存在著三個誤區(qū),有些
研究生在寫開題報告時,也難以避免陷入其中,于是又從正面闡述了研究生開題報
告問題空間的建構。即使如此,閱讀每年研究生提交的開題報告時,仍能發(fā)現其
中存在著偏差或錯誤,進而反躬自問,或許是自己未能寫清楚開題報告撰寫的要
領,故又寫了開題報告的三題模型。值得慶幸的是,自己有關研究生學位論文寫
2 學位論文寫作
作的思考,大多曾以單篇論文的形式得以公開發(fā)表。諸如《學位論文選題的自我追
問與確證一種教育學的視角》,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4);《研究生敘
事寫作的方法論反思一種教育學的視角》,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0(10);
《研究生思辨寫作的內在邏輯一種教育學的視角》,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0(7);《博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問題空間的建構》,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9(9);《研究生個案寫作的方法論反思一種教育學的視角》,載《學位與研究
生教育》,2019(5);《研究生實證論文寫作的進階之路一種教育學的視角》,載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1);《走出開題報告撰寫的三個誤區(qū)一種教育學的
視角》,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2);《學位論文核心概念界定的偏差與矯
正一種教育學的視角》,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6);《閱讀的知識創(chuàng)新
之維》,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教育學學位論文的目錄檢視》,載《中
國研究生》,2015(4);《形式完美背后的貧困對教育學科學位論文緒論的思
考》,載《中國研究生》,2013(10);《文獻綜述的逆向求證與順向表達以教育學
學位論文考 察 為 中 心》,載 《中 國 研 究 生》,2020(3);《主 編 編 織抑 或 問 題 先
導對教育學科學位論文文獻綜述的思考》,載《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
《學位論文摘要撰寫偏差的案例分析一種教育學視角》,載《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1)等。
的確,人做事大多要經歷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寫作中出現
這樣或那樣的偏差或錯誤,也很正常。但事先知道學位論文寫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或錯誤,明了其緣由,再有針對性地避免,無疑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試錯,少走一
些彎路。帶著此想法,將自己對有關學位論文寫作的思考匯聚成書,以便研究生在
遭遇有關困惑時能有所參照、有所警醒,少犯些不應有的錯誤。由于本書是在單篇
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因此,閱讀本書時既可以通讀,也可以針對某問
題進行專題閱讀。當下,本科生的學位論文也逐漸受到重視,且學位論文寫作具有
相同的學理。從此意義上說,本書雖主要以研究生為寫作對象,以教育學為寫作視
域,但其他學科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在學位論文寫作中也不妨將本書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