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張騫鑿空西域的腳步,踏出了連接?xùn)|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當(dāng)西域都護府的旌旗在大漠揚起后,中原與西域從此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從西域遠道而來的玉石,被中原匠人雕琢成精美的配飾;中原的絲綢則帶著江南的煙雨氣息,一路西行改變著西域的生活圖景。這場雙向奔赴,不僅催生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貿(mào)易盛景,更推動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而在新疆絲路沿線的古老遺址中,那些塵封千年的文物,正是這段歷史的無聲見證者。它們身上的每一道紋路、每一處裝飾,都鐫刻著中華文化元素符號,訴說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故事。
本書以文物為經(jīng),以歷史為緯,帶您在探尋新疆絲路文物前世今生的過程中,感悟中華文化美美與共的深厚底蘊,在文明溯源中堅定文化自信,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本書以新疆絲路文物為鑰匙,解鎖兩千年的文明交融史。翻開書頁,你會看見:伏羲女媧的神話符號里藏著創(chuàng)世想象,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織就絲路錦繡,吐魯番的餃子與中原的弩機共述生活與家國,十二生肖銅鏡映照著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鳴……諸多文物如珠串連,讓絲綢之路的盛景、古人的智慧躍然紙上生動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無論是文物愛好者渴望探尋新奇,還是歷史研究者尋求基礎(chǔ)資料,抑或是普通讀者欲提升歷史文化素養(yǎng),本書都是不二之選。
目 錄
001 創(chuàng)世神話符號伏羲女媧
008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016 東方神鳥鳳凰
022 中華文化中的獨特元素獅子
025 中國古代法制文化符號獬豸
028 中華法系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議》殘卷
033 漢語啟蒙課本在西域流傳的見證漢簡《倉頡篇》
036 儒家經(jīng)典在西域的流傳《論語鄭氏注》殘卷
040 出土文獻鉤沉邊疆歷史樓蘭木簡
044 漢代西域屯田戍邊的印證司禾府印
048 阿克蘇的小駱駝和小獅子常宜之印
051 唐代西域的官印蒲類州之印
054 古代高官的尊貴標(biāo)志象牙笏板
057 古代官員的身份證銅龜符
061 唐代吐魯番人的戶口簿手實
066 來自中原的殺傷性武器弩機
069 絲路上的經(jīng)濟符號五銖錢與開元通寶
073 儒家禮儀的生活體現(xiàn)漢代和田衣架
077 中華服飾文化的獨特風(fēng)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西域服飾
083 高昌回鶻服飾中的中華文化元素冠飾、發(fā)髻、圓領(lǐng)袍
087 唐代西域女子的發(fā)式風(fēng)尚發(fā)髻
094 西域女子發(fā)間的點綴簪與釵
099 錦袍上的吉祥文字與紋飾萬世如意、茱萸紋、云氣紋
102 西域居民的腰間時尚銅帶鉤
106 錦繡絲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
111 唐代西域女子服飾與舞蹈的鮮活記憶彩繪舞蹈女俑
115 唐代西域的混搭風(fēng)尚彩繪泥塑胡人俑
119 中華飲食符號筷子
122 唐代西域美食餃子與餛飩
125 唐代建筑藝術(shù)的真實再現(xiàn)木亭模型
128 陜西大寺的傳統(tǒng)建筑構(gòu)件門當(dāng)戶對
131 絲路上的中原建筑符號瓦當(dāng)
134 書寫中華歷史的文房用具筆
137 絲路音樂符號琵琶
141 悠悠古老樂音陶塤
144 一局弈千年圍棋
148 西域居民的休閑運動蹴鞠
152 絲路年味元宵節(jié)
156 絲路茶韻絹畫《托盞侍女圖》
161 垂范后世的尊老風(fēng)尚吐魯番鳩杖
165 墓主人的守護神彩繪泥塑鎮(zhèn)墓獸
171 方寸之間的藝術(shù)剪紙
174 絲路瓷器高足青花瓷碗
177 中華文化中的漆彩流光漆器
181 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和田玉
186 玉石藝術(shù)與佛教文化的交融和田玉器
190 盛唐的極繁美學(xué)海馬葡萄紋銅鏡
193 東方銅鏡體系代表圓形具紐銅鏡
197 鏡上的生肖大觀園十二生肖銅鏡
200 絲路毯途新疆清代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