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廣陶日記》為晚清廣東藏書家孔廣陶所撰日記,書名題為《鴻爪前游記》,日記記事起于同治九年五月廿六日(1870年6月24日),迄于同治十年五月十七日(1871年 7月4日)。其中同治十年四月廿五日(1871年6月12日)前為逐日而記,之后僅記六則(分見同治十年五月初五、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七日)。書前有葉衍蘭 《序》。日記詳細記載了孔廣陶兩次航海北上、參加科舉、遍游四岳等地的全過程,其中還涉及孔氏藏書之收貯、轉(zhuǎn)運,及與葉衍蘭、顧文彬、蘇廷魁等人的交游情形。此書為我們了 解晚清科舉制度及民間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在晚清社會史、經(jīng)濟史、文化史等領(lǐng)域都有很高學(xué)術(shù)價值。
孔廣陶(18321890),字鴻昌,一字季子,號少唐,廣東南海縣羅格村(今屬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人,家譜載為孔子第七十代孫?讖V陶是晚清廣東地區(qū)著名的藏書家,被譽為清末廣東四大藏書家之一。他擁有不少藏書處,其中以岳雪樓和三十有三萬卷堂最為聞名。孔氏的收藏分為字畫和書籍兩方面,在字畫方面,他藏有大量唐宋珍品,如為蘇軾舊藏、鮮于樞遞藏、經(jīng)翁方綱鑒定的《五代貫休降龍羅漢像軸》。在書籍方面,他的藏書多達三十三萬卷,并形成了一定的特點:藏有宋元古本、海外漢籍和名家舊藏,同時還收藏了大量武英殿桃花紙初印本、《永樂大典》抄本、《四庫全書》抄本。
作為一位藏書家,孔廣陶有著自覺的編目意識,留下了《岳雪樓書畫錄》《三十有三萬卷堂書目略》等目錄,記載了自己所藏書畫、書籍的情況。另外,他還利用自己的藏書,對《北堂書鈔》進行了詳細的?惫ぷ鞑⑵涓惰鳎卓瘫尽侗碧脮n》被學(xué)界視為目前傳世的最佳版本。除了目錄著作和校勘作品外,他還為后世留下了一部日記,即《鴻爪前游記》。
關(guān)于書名,有稱《鴻爪前游記》者,也有稱《鴻爪前游日記》者。此書牌記、目錄和版心題名均作《鴻爪前游日記》,《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著錄亦作此名。然書內(nèi)除卷二、卷四卷端作《鴻爪前游日記》外,卷一、卷三、卷五、卷六卷端均作《鴻爪前游記》,目前所見稿本卷六卷端、書前葉衍蘭之《序》亦作《鴻爪前游記》。據(jù)牌記可知刊刻時間為孔廣陶逝世兩年后(1892),據(jù)葉衍蘭《序》可知此書為孔廣陶長子孔昭宗刊刻。因此,此書成書時當(dāng)以《鴻爪前游記》為名,《鴻爪前游日記》或是刊刻時所取之名。
孔廣陶,字鴻昌,一字季子,號少唐。道光十二年(1832)七月廿八日出生,光緒十六年(1890)卒。排行第八,為孔子第七十代孫,廣東南海縣羅格房人。清末廣東地區(qū)一 位活躍的藏書家與刻書家。他富于收藏,尤其精于書畫碑帖,名藏書樓為岳雪樓三十有三萬卷堂,是嶺南著名藏書樓。他還利用自身藏書,刊刻《北堂書鈔》,孔刻本《北堂 書鈔》被學(xué)界認為是該書的最佳刻本。
整理者覃嘉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專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晚清文獻研究。
前言
整理凡例
序葉衍蘭
同治九年(1870)庚午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一)
海道 京師
同治九年(1870)庚午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二)
直隸 山西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三)
直隸 山東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四)
山東 河南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五)
河南 陜西 山西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六)
山西 直隸 京師 海道
附錄一孔廣陶年譜簡表
附錄二孔廣陶主要親屬關(guān)系圖及情況介紹
附錄三《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卷之十四《藝文·熾庭
公書目·北游日記》
附錄四《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之《鴻爪前游
日記》
人名索引
孔廣陶詩作索引
孔廣陶題字與題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