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發(fā)展,社會變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文化生態(tài)逐漸改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中國話語建構呼吁學前教育自主敘事。本書以民間游戲為研究對象,進行相關教育詮釋及幼兒文化感知研究,力求通過民間游戲這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轉化,實現(xiàn)幼兒游戲及其文化的調適、整合,實現(xiàn)利用民間游戲對幼兒進行發(fā)展適宜性教育,以本土文化促進幼兒的健康、科學、生態(tài)發(fā)展。
賈琳琳,女,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碩士生導師,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教師,主講學前教育學 學前教育史等課程,主持教*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等省部級課題6項,在《中國電化教育》《當代教育與文化》《現(xiàn)代教育管理》等核心期刊公開發(fā)表論文10余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全文轉載1篇,參編教材(副主編)《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1部。
目 錄
緒 論 ………………………………………………………………………… 1
一、 游戲多元背景下幼兒文化感知的教育反思 ………………………… 1
(一) 多元文化影響民間游戲文化生態(tài)……………………………… 1
(二) 幼兒文化感知缺乏民族根性認同……………………………… 3
(三) 商業(yè)網(wǎng)絡文化沖擊幼兒健康發(fā)展……………………………… 4
(四) 教育政策支持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實踐…………………… 7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 8
(一)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研究的目的…………………………… 8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研究的意義…………………………… 9
三、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研究的內(nèi)容與方法 ………………………… 11
(一) 確立以問題為主線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內(nèi)容 ………………… 11
(二) 依據(jù)方法論基礎選擇適切研究方法 ………………………… 12
第一章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邊界廓清 ………………………………… 17
一、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維度 ……………………………………… 17
(一) 自然感知 ……………………………………………………… 18
(二) 社會感知 ……………………………………………………… 22
(三) 自我感知 ……………………………………………………… 28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結構 ……………………………………… 36
(一) 物質文化感知 ………………………………………………… 36
(二) 制度文化感知 ………………………………………………… 40
(三) 精神文化感知 ………………………………………………… 44
三、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維度與結構的關系 ……………………… 46
(一) 維度是結構的基礎 …………………………………………… 47
(二) 結構是維度的反映 …………………………………………… 47
(三) 維度與結構相統(tǒng)一而存在 …………………………………… 48
第二章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形成機理及影響因素 …………………… 50
一、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生理機制 ………………………………… 50
(一)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生理方式 ………………………… 50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生理基礎 ………………………… 60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心理機制 ………………………………… 63
(一)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社會心理發(fā)展 …………………… 63
(二) 生理機制支撐下的幼兒心理文化建構 ……………………… 67
(三) 集體無意識 的人類歷史文化感知記憶 ………………… 71
(四)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基本特征 ………………………… 73
三、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影響因素 ………………………………… 77
(一) 社會歷史因素是影響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
宏觀現(xiàn)實存在 ………………………………………………… 77
(二) 家庭是影響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微觀文化
環(huán)境 …………………………………………………………… 78
(三) 幼兒園是影響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中觀教育場域 …… 79
第三章 社會變遷中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表征偏移 ……………………… 84
一、 原始社會: 自然游戲開啟幼兒生存競爭的物質文化感知 ………… 84
(一) 幼兒物質依存的文化感知 …………………………………… 85
(二) 幼兒生存競爭的文化感知 …………………………………… 88
二、 農(nóng)業(yè)社會: 社會生活游戲深化幼兒制度與精神文化感知 ………… 91
(一) 自然競爭文化的延續(xù)及和諧自然思想文化感知的
轉向生成 ……………………………………………………… 91
(二) 社會游戲多元存在及幼兒多元文化感知 …………………… 95
(三) 幼兒自我文化感知 …………………………………………… 98
(四) 思想文化引領下的精神文化感知 …………………………… 103
三、 近現(xiàn)代社會: 科學游戲引領幼兒的自我文化感知 ……………… 108
(一) 技術的創(chuàng)造: 基于人與環(huán)境游戲的人類生存文化感知 …… 108
(二) 身體的拓展: 基于科學游戲的幼兒創(chuàng)造文化感知 ………… 110
(三) 精神的延伸: 基于電子游戲的幼兒虛擬數(shù)字文化感知 …… 111
第四章 家庭傳承中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代際斷鏈 …………………… 116
一、 祖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記憶及特征 ………………………… 117
(一) 祖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記憶 …………………………… 118
(二) 祖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特征 …………………………… 120
二、 父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記憶及特征分析 …………………… 122
(一) 父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記憶 …………………………… 123
(二) 父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特征 …………………………… 126
(三) 父輩與祖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代際傳承特征 ……… 127
三、 當代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現(xiàn)狀及特征分析 …………………… 131
(一) 當代幼兒民間游戲的文化感知現(xiàn)狀 ………………………… 131
(二) 當代幼兒民間游戲的文化感知特征 ………………………… 136
(三) 當代幼兒與祖輩、 父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代際斷鏈表征 ……………………………………………………… 137
四、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代際斷鏈及其原因分析 ……………… 139
(一) 游戲變遷是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代際斷鏈的直接原因 …………………………………………………………… 140
(二) 場域變化是導致游戲變遷的首要原因 ……………………… 141
(三) 社會變遷是場域變化的主要原因 …………………………… 143
(四) 文化上移、 人口異動和教育發(fā)展共同促進社會
變遷的形成 …………………………………………………… 144
(五) 經(jīng)濟轉型與科技發(fā)展是以上三要素出現(xiàn)的基礎性緣由 …… 146
(六) 政策引領經(jīng)濟轉型和科技發(fā)展 ……………………………… 147
五、 家庭傳承中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教育反思 …………………… 148
(一) 一個回不去的年代: 純粹自然感知為背景的歷史文化記憶 ………………………………………………… 148
(二) 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物質豐富、 精神匱乏的幼兒文化 … 149
第五章 幼兒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教育實踐分析 ………………………… 150
一、 SDCT 幼兒園: 民間游戲特色課程引領幼兒文化感知 …………… 150
(一) 自然游戲理念中的幼兒自然感知 …………………………… 151
(二) 社會游戲方式中的幼兒社會感知 …………………………… 154
(三) 自我游戲中的幼兒自我感知 ………………………………… 156
(四) 特色游戲課程開啟幼兒特色文化感知 ……………………… 157
二、 BZZ 中心幼兒園: 五大領域課程引領幼兒科學感知 …………… 159
(一) 幼兒園的綜合文化設施及民間游戲活動開展的
基本情況 ……………………………………………………… 160
(二) 幼兒園特色文化空間與幼兒文化感知解讀 ………………… 161
三、 XYZ 中心幼兒園: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領幼兒民間
游戲文化感知 ……………………………………………………… 164
(一) 自然游戲的鄉(xiāng)土文化創(chuàng)意與藝術文化感知 ………………… 164
(二) 社會游戲的文化呈現(xiàn):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 ………………… 166
(三) 幼兒自我游戲及其文化感知 ………………………………… 169
(四) 民族精神與幼兒中華文化感知 ……………………………… 171
四、 案例幼兒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教育的比較分析 ………………… 172
(一) 幼兒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教育的啟示 ……………………… 172
(二) 幼兒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教育不足的現(xiàn)實原因 …………… 173
(三) 理想幼兒園呼吁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內(nèi)涵發(fā)掘 ……… 176
第六章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調適整合策略 ………………………… 179
一、 整合調適: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基本方法 ………………… 180
(一) 整合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失調問題 …………………… 180
(二) 調適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具體方法 …………………… 185
二、 守正創(chuàng)新: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原則遵守 ………………… 188
(一) 守傳統(tǒng)之正: 正統(tǒng)、 正念與正道 …………………………… 188
(二) 創(chuàng)時代之新: 新文化、 新事業(yè)與新產(chǎn)業(yè) …………………… 196
三、 場域實現(xiàn):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實踐策略 ………………… 200
(一) 社會場域: 確定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時空邊界 ……… 200
(二) 家庭場域: 提供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源頭支撐 ……… 204
(三) 幼兒園場域: 加強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傳承創(chuàng)新 …… 207
四、 政策推進: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制度保障 ………………… 214
(一) 政策支持并大力發(fā)展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事業(yè) ………… 214
(二) 認真探索并深入挖掘新時代幼兒民間游戲文化
感知產(chǎn)業(yè) ……………………………………………………… 215
(三) 審慎認知并加強推進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
精神文化發(fā)展 ………………………………………………… 217
結 語 ……………………………………………………………………… 218
一、 民間游戲承載幼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知功能 ………………… 218
(一) 理論支撐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 …………………………… 218
(二) 現(xiàn)實問題阻礙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 ……………………… 219
(三) 策略探索以實現(xiàn)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 …………………… 219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延續(xù)歷史奠基未來 ……………………… 220
(一)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延續(xù)歷史 …………………………… 220
(二)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奠基未來 …………………………… 221
(三)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呼吁現(xiàn)代化轉換 …………………… 222
三、 幼兒民間游戲文化感知的現(xiàn)代化呼喚 …………………………… 224
(一) 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 ……………… 224
(二) 堅持馬克思主義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機結合 ……… 225
(三) 參與全球對話加強交流互鑒融合發(fā)展 ……………………… 226
主要參考文獻 ………………………………………………………………… 229
后 記 ………………………………………………………………………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