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翻譯學三字冠名,回答三個問題:何謂翻譯學?為何翻譯學?翻譯學何為?拓展而言,本書是一部專門研究翻譯學的概論性著作,它從理論角度對翻譯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意涵、學科緣起和發(fā)展目的,以及學科范圍和研究方法等問題進行系統(tǒng)闡述。書中內容涵蓋譯學總論、譯學途徑、譯學任務、譯學理論的基本構件、譯學中的語義及文化對比研究、外來譯史譯論研究以及比較譯學研究等翻譯學所必須關懷和關注的各個方面。本書作者倡導翻譯學作為一門獨立的人文科學學科的建立與發(fā)展,并圍繞如何踐行這一理念、如何使翻譯學真正享有獨立學科地位,以及如何運用各種途徑不斷充實譯學內容與內涵、促進譯學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等問題,進行全面、深刻的論述。相關討論具有理論廣度與深度,且文字干練,論述深入淺出,析精剖微,展現出高度的可讀性、啟發(fā)性與思想深度。
本書作為譯學概論性著作,廣泛適用于翻譯理論研究者、翻譯實踐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翻譯與外語專業(yè)的師生群體。它既可用作翻譯學與翻譯理論課程的教材,也是翻譯專業(yè)學生及從業(yè)者必 讀或參考書籍。
第1章緒論1
第2章 翻譯學的學科性質15
2.1翻譯的科學論技術論藝術論之辨16
2.2翻譯和翻譯學的概念區(qū)分18
2.3翻譯學是一門獨立學科25
2.4翻譯學的學科中英文用名之辨28
第3章 翻譯學的學科范圍、結構與任務33
3.1翻譯學的學科范圍與結構圖示34
3.2翻譯學的學科意義與內容詮釋37
3.3翻譯學的任務與翻譯理論的構件38
第4章 翻譯學視域下的翻譯跨界生成與本質屬性51
4.1翻譯學視域下的翻譯界域觀52
4.2翻譯界域從一到二再到多54
4.3翻譯的本質界分與圓融57
4.4翻譯轉換對等屬性的絕對相對特征60
第5章 翻譯學的研究途徑69
5.1翻譯的文藝學途徑71
5.2翻譯的語言學途徑76
5.3翻譯的交際學(傳播學)途徑80
5.4翻譯的文化學途徑86
5.5翻譯的社會學途徑93
5.6翻譯的社會符號學途徑96
5.7翻譯的社會語言學途徑101
5.8翻譯的認知學途徑103
5.9翻譯的生態(tài)學途徑109
5.10翻譯的知識學途徑115
5.11翻譯的國學途徑122
5.12翻譯的語料庫途徑128
5.13翻譯的AI(人工智能)途徑136
第6章 翻譯學與語義研究145
6.1語義的定義147
6.2語義的層次151
6.3所指意義與聯想意義159
第7章 翻譯學與詞匯研究165
7.1詞匯偶合166
7.2詞匯并行168
7.3詞匯空缺169
7.4詞匯沖突177
第8章 翻譯學與中國譯論研究183
8.1何謂中國譯論184
8.2中國譯論的中國性189
8.3中國譯論的世界性194
8.4中國譯論的進階思考200
第9章 翻譯學與西方譯論研究203
9.1何謂西方譯論204
9.2西方翻譯傳統(tǒng)207
9.3西方傳統(tǒng)譯論225
9.4西方現當代譯論229
第10章 翻譯學與比較譯學研究247
10.1比較譯學的學科屬性與意義248
10.2比較譯學的目的與任務范圍251
10.3比較譯學的研究方法254
第11章 翻譯學與中西譯論比較259
11.1中國翻譯與西方翻譯260
11.2中西譯論的相似性266
11.3中西譯論的相異性274
11.4中西翻譯傳統(tǒng)的社會文化烙印289
11.5中西譯論比較的整體回眸與譯學反思298
參考文獻309
附錄:翻譯學英文談327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n the Chinese Academia329
The Chinesenessvs."Non-Chineseness"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An Ethnoconvergent Perspective361
Metaphors of Translation390
The Fuzzy Interface Between Censorship and Self-Censorship in Translation414
Towards a Whole-Person Translator Education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on University Degree Programmes441
后記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