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是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多年的學術成果。該成果持續(xù)關注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理論與前沿動態(tài),以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為核心,立足于哲學,融合社會學、史學、政治學等跨學科的交叉視野,通過吸收和借鑒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資源,推動一系列重大現(xiàn)實問題導向的研究,并進一步推動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理論建設。
本書稿為《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的總第42輯,目前收錄了24篇文章,其中包括1篇譯稿和23篇原創(chuàng)學術論文。書稿分為三個專題:俞吾金哲學思想研究,財產、勞動與分工,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俞吾金哲學思想研究以紀念俞吾金先生逝世十周年為契機,集中探討其哲學思想的文化現(xiàn)代性、精神自由、現(xiàn)象學等維度,兼具學術性與紀念性。財產、勞動與分工專題圍繞馬克思政治經(jīng)濟學核心概念展開,問題意識突出,部分論文具有較強創(chuàng)新性。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專題涵蓋法國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等,其中馬舍雷專訪《今天在法國做哲學》一文,訪談內容生動。
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始建于1999年,2000年9月被批準為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地現(xiàn)有專職科研人員,訪問學者和博士后,形成了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個案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最新動態(tài)(前沿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等多個主要研究方向;氐膶W術研究工作主要圍繞著一系列重大課題展開,直至2021年,基地共承擔75項國家級重大研究課題;貙<媛毴藛T出版學術著作500余部,各類論文發(fā)表近5000篇,標志性成果有《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系列、《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歷程與影響研究》(上下冊)、《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歷程》(1-4卷)、《被遮蔽的馬克思》、《問題域的轉換:對馬克思和黑格爾關系的當代解讀》等。
一、 俞吾金哲學思想研究
中華文化如何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
兼談俞吾金先生的文化研究貢獻鄒廣文方立波(3)
通向精神和自由
俞吾金先生逝世十年祭張文喜(20)
續(xù)論現(xiàn)代性現(xiàn)象學
緬懷俞吾金教授張立達(33)
二、 財產、勞動與分工
馬克思對黑格爾財產權理論的重構與超越馬俊峰馬強(59)
馬克思財產概念引發(fā)的問題及消解
由G.A.科恩與J.普拉梅內茨的爭論談起
李英蘭趙瑞林(77)
勞動對資本的從屬關系及其生命政治生產
基于《資本論》及其手稿的考察王鴻宇(94)
社會統(tǒng)治與資本家異化
重構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資本家面向謝飛燕(113)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勞動需要辯證法徐少敏(130)
后資本主義時代的游牧勞動及其抵抗方式
對羅伯特·迪富爾批判理論的討論孫賢平(149)
重思馬克思對收入的拜物教批判
基于形式分析方法吳迎奧(166)
試論分工對評價主體的遮蔽
基于馬克思理論傳統(tǒng)的一個考察張艷芬(182)
三、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今天在法國做哲學
專訪皮埃爾·馬舍雷
[法]皮埃爾·馬舍雷朱麗葉·格朗熱著
吳子楓黃燕云譯(199)
梅洛龐蒂如何解答意識何以可能王雨霏劉貴祥(221)
拉呂埃勒論新型知識分子何以可能?袁雄黃其洪(238)
資本主義社會物化的發(fā)生學機制
再論盧卡奇的物化概念吳振華(263)
試析葛蘭西基于常識的人類學張相彤(281)
從人類解放到彌賽亞救贖
本雅明對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的重新闡釋江文璇(301)
馬爾庫塞技術批判的歷史與邏輯
從海德格爾主義到馬克思主義的視角轉換姜維端(319)
哈貝馬斯的理性共識與合法性論證
兼論托馬斯·邁卡錫的批評鄭曉君(341)
艾利斯·揚差異性公民資格的理論歷險與責任向度李晶(358)
奈格里對馬克思一般智力概念的重構及其實踐效應
反思趙英(377)
批判與重釋
梅本克己主體性理論初探楊南龍(394)
他者視域下韓炳哲精神政治學重審代利剛祝佳藝(416)
新辯證法學派對《資本論》辯證方法的解讀及其啟發(fā)陳龍(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