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南北朝地論學派之有無進行了全面辨析與考證,認為地論學派是存在的;通過考察地論學派的思想,發(fā)現地論學派南道系與北道系的根本差異是直接頓悟與漸修頓悟的區(qū)別
昌如,1977年出生,現為中國佛學院副教授。1999-2003中國佛學院本科畢業(yè),2003-2006中國佛學院碩士畢業(yè),2009-2010在香港大學攻讀哲學碩士學位并取得其學位
緒論 一 地論學派研究的思路 二 文獻綜述與研究現狀 三 結構安排與主要內容第一編 南北朝地論學派有無之辨第一章 從僧傳資料看地論學派之有無 第一節(jié) 學《十地經》人與《十地經》學考辨 第二節(jié) 學《十地經論》人與《十地經論》學考辨 第三節(jié) 《十地經論》學人與《十地經論》學派考辨第二章 從智等著述及敦煌文獻看地論學派之有無 第一節(jié) 地師與地論師考辨 第二節(jié) 北地師、北地論師與南地論師考辨 第三節(jié) 北方地論師、北土地論師與北地諸地論師考辨 第四節(jié) 十地師與十地論師考辨 第五節(jié) 北人、地人與北地人考辨第二編 地論學派思想研究以直接頓悟與漸修頓悟為中心第三章 地論學派南北之爭直接頓悟與漸修頓悟之爭 第一節(jié) 北魏崔光《十地經論序》中的信號 第二節(jié) 有不二不盡與定不二不盡分歧的背后 第三節(jié) 有不二不盡與定不二不盡在同本異譯《十地經》的考察 第四節(jié) 敦煌文獻中的相關論述第四章 地論學派思想學說以直接頓悟與漸修頓悟為中心 第一節(jié) 地論學派的三種緣集說 第二節(jié) 地論學派的五門說 第三節(jié) 地論學派的法界體性與法界緣起說 第四節(jié) 地論學派的四種緣集說 第五節(jié) 地論學派的心識說 第六節(jié) 地論學派的佛性論 第七節(jié) 地論學派的方法論 第八節(jié) 地論學派的境界論 第九節(jié) 地論學派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定位與作用第三編 地論學派與隋唐宗派直接頓悟與漸修頓悟的延續(xù)第五章 地論學派與天臺宗為南道,為北道? 第一節(jié) 智之天臺宗與地論學派 第二節(jié) 解讀湛然之無情亦有佛性 第三節(jié) 解讀天臺宗山家與山外之爭第六章 地論學派與華嚴宗為南道,為北道? 第一節(jié) 法順(杜順)被推為華嚴宗初祖的原因 第二節(jié) 智儼之華嚴宗與地論學派北道系 第三節(jié) 法藏之華嚴宗與地論學派北道系 第四節(jié) 慧苑之華嚴與地論學派北道系 第五節(jié) 澄觀之華嚴與地論學派南道系 第六節(jié) 宗密之華嚴與地論學派北道系第四編 地論學派與《大乘起信論》直接頓悟與漸修頓悟的糾纏第七章 地論學派與《大乘起信論》 第一節(jié) 先前研究與論述 第二節(jié) 以地論學派思想解讀《大乘起信論》 第三節(jié) 《大乘起信論》對于南北朝佛學的時代意義第八章 中西文明沖突下的《大乘起信論》之爭 第一節(jié) 爭論之時代背景與核心問題 第二節(jié) 西學派對《大乘起信論》批判之商榷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派的回應第九章 20世紀《大乘起信論》之爭背后 第一節(jié) 任博克對西方哲學二元對立價值觀的反思 第二節(jié) 任博克對佛外無魔,魔外無佛的困惑與解讀 第三節(jié) 思想系統(tǒng)的差異與界限第十章 佛學之價值論、方法論、目的論與評估論 第一節(jié) 解讀四諦的兩種模式 第二節(jié) 解讀三界唯心的兩種傾向 第三節(jié) 《肇論》之迷與悟 第四節(jié) 地論學派之迷與悟結語 一 南北朝學派有無判定之商榷 二 地論學派南北道系的同與異 三 從學派到宗派遐想以隋代官方設立的五眾為線索 四 地論學派的頓悟破執(zhí)與中華文明的開放融合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