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課堂筆記中,梅洛-龐蒂第一次給予現(xiàn)象學一種關鍵的轉變朝向一種新本體論的轉變。一方面,他借助制度這個概念,在盡可能不同的領域(情感,藝術,數(shù)學,對其他文化的認知)中討論了賦予經(jīng)驗以持久維度的一些事件,其他事件只有相對于這些事件才具有意義、成為其后繼……。另一方面,他揭示了被動性不是一種狀態(tài),而是我們與世界關系的一種模態(tài);不是主動性的相對面,而是其另一面。同時,他顯示了處于被動性另一面的主動性,證明了對世界的依附關系在睡眠、夢境及記憶中未被觸及的遺忘機制中都持續(xù)存在。
這些課堂筆記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使我們了解到一種探險般的研究。不斷在普魯斯特的世界中旅行,討論弗洛伊德解釋的細節(jié),探索拉伯雷時代的信仰,追尋呂西安費弗爾的足跡,批判地分析薩特或列維-斯特勞斯的論文梅洛-龐蒂的思想從未停止運轉,有時似乎在與他人的碰撞中得到揭示。
梅洛-龐蒂是法國20世紀最杰出的哲學家之一。他在現(xiàn)象學、存在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結構主義、語言學、繪畫理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近二十年來,國際學界對梅洛-龐蒂哲學思想的興趣與日俱增:歐陸哲學在結構主義與現(xiàn)象學方面與梅氏哲學關聯(lián)緊密,分析哲學傳統(tǒng)下的認識論、心靈哲學以及認知科學受到梅氏哲學持續(xù)不斷的影響。
梅洛-龐蒂被稱為哲學家的哲學家。他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法國哲學主流傳統(tǒng),其哲學內(nèi)在地包含了笛卡爾主義和反笛卡爾主義之間、觀念主義與精神主義之間的張力;與此同時,他創(chuàng)造性地接受了現(xiàn)代德語哲學傳統(tǒng)的影響,含混地將3H(黑格爾、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和3M(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位懷疑大師)的思想綜合在一起。這一哲學其實處于現(xiàn)代哲學與當代哲學轉折點上,并因此在西方哲學的主流傳統(tǒng)中占據(jù)著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梅洛-龐蒂對以笛卡爾哲學和康德哲學為代表的早期現(xiàn)代哲學的批判反思、對以身體哲學或實存哲學為核心的后期現(xiàn)代哲學的理論貢獻以及對以結構一后結構主義為理論支撐的當代哲學的重大啟示,已經(jīng)毫無爭議地把他推入著名哲學家之列。
梅洛一龐蒂哲學在漢語學術界的翻譯和研究起步比較晚,盡管在新千年以來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新生的研究力量也在不斷壯大,但從總體上看仍然難以讓人滿意。筆者于2014初提出的《梅洛一龐蒂著作集編譯與研究》選題有幸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資助,這里陸續(xù)出版的梅洛一龐蒂主要著作就是該重大項目在翻譯方面的成果。收入本文集的譯作既包括新譯,也包括重譯和修訂。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努力,為梅洛-龐蒂哲學以及法國哲學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對可靠的文獻。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梅洛一龐蒂著作在風格上的含混性,由于一些作品是在他死后經(jīng)他人整理而成的,翻譯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歡迎相關專家和廣大讀者提出建設性和批評性的意見和建議。此外,由于這些譯作是由10多位學者完成的,雖然課題組進行了一些溝通和協(xié)調(diào),風格和術語選擇上仍然不可能實現(xiàn)一致,這是需要學界和讀者們諒解的。
德國學術界在胡塞爾著作、海德格爾著作的整理和出版方面有序推進,成果顯著。法國學術界對梅-龐蒂著作的整理和出版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規(guī)劃,至少沒有出版全集之類計劃。因此,我們在推出《梅洛-龐蒂文集》中文版時不可能參照統(tǒng)一的法文版!段募分形陌鎸㈥懤m(xù)出版梅洛一龐蒂生前已經(jīng)出版或死后經(jīng)整理出版的著述18種,它們基本上反映了這位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全貌。梅洛一龐蒂于1961年突然英年早逝,留下了多達4000多頁的手稿,它們大多是為他自己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而作的準備,不是為讀者寫的,所以整理出版的難度非常大,從而進展緩慢。正因為如此,《文集》始終保持開放,在前述計劃之外,未來將視情況翻譯出版一些新整理出版的作品。
梅洛-龐蒂,法國著名哲學家,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知覺現(xiàn)象學》、《行為的結構》、《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意義與無意義》等。
譯者簡介:
寧曉萌,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長聘副教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梅洛龐蒂研究、現(xiàn)象學及二十世紀法國哲學研究、西方美學研究。主要著譯:《表達與存在:梅洛龐蒂現(xiàn)象學研究》(2013),《張旭狂草》(熊秉明著,2018)。
序言
編輯說明
個人與公眾歷史中的建制
導論
一、建制與生命
二、感情的建制
三、作品的建制
四、知識的建制
五、文化的場域
六、歷史的建制:個別性與普遍性
周四的課程
梅洛-龐蒂在建制課程中所使用的參考文獻
被動性的問題:睡眠、無意識與記憶
一、哲學與被動性現(xiàn)象
二、一種被感知世界的存在論
三、睡眠
四、感知的意識與想象的意識
五、象征
六、夢
七、弗洛伊德的無意識
八、譫妄:格拉迪沃
九、《多拉》的案例
十、記憶的問題
補編:關于弗洛伊德無意識概念的三條筆記
周一的課程
附錄:讀書筆記--普魯斯特
附錄:讀書筆記--弗洛伊德
術語對照表
人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