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意識與自身規(guī)定:語言分析的解釋》(1979)一書是圖根特哈特的代表作,被公認為當代哲學中自身意識理論復興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通過訴諸海德堡學派、維特根斯坦、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米德和黑格爾等思想資源,借助語言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了傳統(tǒng)自身意識理論的問題及其困境。該書清晰地展現(xiàn)了近代以來歐陸哲學最基本問題的框架和討論核心,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全然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方案。其自身規(guī)定概念可被看作實踐層面的自身意識理論方面的極具原創(chuàng)性和突破性的貢獻,對于當代的倫理思考極具啟發(fā)性。
一本極具啟發(fā)性的哲學著作,它通過語言分析的方法,為我們揭示了自身意識與自身規(guī)定的深層含義。
圖根特哈特在這本書中深入探討了這兩個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人類的精神世界。
商務印書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余種。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tǒng),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義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將陸續(xù)匯印。由于采用原紙型,譯文未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tǒng)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舊,個別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
恩斯特·圖根特哈特(Ernst Tugendhat, 19302023),當代德國語言分析哲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自我中心性與神秘主義一項人類學研究》《自身意識與自身規(guī)定》等多部重要的現(xiàn)象學著作。
譯者簡介:
張偉(張任之),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哲學系系主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現(xiàn)象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現(xiàn)象學、倫理學和歐陸哲學。出版中文著作3部,德文、英文著作3部,另有譯著、編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
謝裕偉,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學士、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古典哲學和德國現(xiàn)象學。著有德文專著1部,在《哲學研究》《世界哲學》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和譯文多篇,曾獲熊偉青年學術獎。
前言
第一講 引言Ⅰ:初步地預先澄清
第二講 引言Ⅱ:闡述問題和課程計劃
第三講 僵局中的傳統(tǒng)自身意識理論
第四講 從我降格到我
第五講 維特根斯坦Ⅰ:私人語言的不可能性
第六講 維特根斯坦Ⅱ:飛出蠅瓶的方法
第七講 向自身規(guī)定問題的過渡:弗洛伊德、黑格爾、克爾凱郭爾
第八講 海德格爾論自身對自身之行事Ⅰ:徑路
第九講 海德格爾論自身對自身之行事Ⅱ:展開
第十講 海德格爾論自身對自身之行事Ⅲ:自身選擇
第十一講 米德Ⅰ:符號的互相作用
第十二講 米德Ⅱ:自身
第十三講 以黑格爾結束Ⅰ
第十四講 以黑格爾結束Ⅱ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術語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