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山海經(jīng)》中記載詳實的內容,系統(tǒng)梳理了高山仙蹤、奇魚異獸、祥瑞災象、草木靈韻與方境諸國。以創(chuàng)新解讀與繪圖相結合的方式,帶領讀者直觀領略上古神話世界的深邃底蘊。 從招搖山的祝余草、迷穀木,到青丘山的九尾狐;從長留山白帝少昊的神職,到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從巫咸國群巫上下天地的奇景,到軒轅國的長壽之謎,皆有生動呈現(xiàn)。
它既保留原文精髓,又融入合理想象,為讀者搭建起通往遠古的橋梁如果你是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書中仙山、神獸、方國等元素,如對玉山作為西王母居所的記載,以及絕地天通等神話事件的解讀,為你研究古人的自然觀、上古時期人神關系的演變,提供了依據(jù);如果你是文學與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者,書中對異獸、奇草形態(tài)與技能的描述,如佩之宜子孫的鹿蜀、可使容顏變美的荀草,以及對君子國、不死國等秘境的刻畫,均可助力你創(chuàng)作出富有東方神話韻味的作品;如果你是青少年,可引導你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先民的勇氣與堅韌品格,了解古代神話淵源。
你是否好奇《山海經(jīng)》里那些見則天下大旱的異獸藏著怎樣的密碼?那些 食之不饑 的仙草真能逆天改命?
本書專為解密而來,翻開它就像握住一把打開上古奇幻世界的鑰匙。在這里,九尾狐的魅惑、鳳凰的祥瑞、饕餮的貪婪不再是模糊的傳說,招搖山的祝余草、昆侖丘的沙棠木、丹穴山的神鳥皆有具象。
它精選五章經(jīng)典內容,以圖鑒形式梳理仙山、神獸、方國等核心元素,既保留原文的古樸神韻,又用現(xiàn)代視角解讀背后的文化隱喻西王母的威嚴、共工觸山的悲壯、扶桑與若木的日月神話,所有這些散落在古籍中的光怪陸離,都化作可觸可感的生動圖景。
貼合想象又生動有趣的插畫,讓晦澀的古文變得鮮活,讓你輕松讀懂這部中國神話的源頭活水,解鎖藏在山海之間的千年智慧。無論你是神話愛好者還是仙俠迷,都能在字里行間邂逅先民的浪漫想象,開啟一場穿越千年的奇幻探險。
前言
你是否曾暢想過,古人筆下的神話世界是何等厥華流光?自幼鐘情仙俠類影視作品的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深入了解中國神話體系,愈發(fā)驚嘆于蒼穹之下萬物有靈的奇妙,對《山海經(jīng)》描繪的上古大荒、人神共存的時代充滿了無盡好奇。
《山海經(jīng)》這部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至漢代初期的奇書,宛如一條由神話編織而成的神秘通道,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遠古的大門。它作為中國古代神話的集大成者,內容廣泛涉及地理、動植物、民俗、祭祀等諸多領域。本書是對《山海經(jīng)》創(chuàng)新解讀的一次嘗試,書中繪圖融入了個人想象,旨在帶領讀者領略古人對天地萬象的獨特認知。若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愿此書可以讓《山海經(jīng)》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生,也期待神話類影視作品能從中獲取靈感,將《山海經(jīng)》中的神明、異獸、靈植、神木、仙山、方國等元素更加生動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
本書所選五章內容,均為《山海經(jīng)》中記載詳實且富有神話張力的經(jīng)典篇章。其在神話體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既承載著古人對人神觀念、生命意義的深邃思考,又在后世文化演繹中生生不息。受限于篇幅與主題聚焦,書中未能完整呈現(xiàn)原文全貌,唯愿以精簡筆墨拋磚引玉,供讀者探尋《山海經(jīng)》神話世界的深邃底蘊。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片神秘的神話山海,探索《山海經(jīng)》的洪荒世界,觸碰華夏文明最神秘的脈絡。
山海界
2025年8月
山海界,本名曹娜,熱衷于探究中國傳統(tǒng)神話與志怪文化,長期致力于在地神話故事與民俗的采集與整理。多年來,她將掌握的神話資源轉化為文化創(chuàng)意內容,成功策劃并參與了多個文化小鎮(zhèn)設計。山海流光,筆下天地萬象,愿以文字為媒介,和你一起觸摸神話的脈絡。
第一章 高山有仙
仙山圖鑒 002
山神圖鑒 024
第二章 遺澤有靈
水神圖鑒 040
奇魚圖鑒 048
第三章 瑞災有象
祥瑞圖鑒 064
災怪圖鑒 086
第四章 草木有道
異草圖鑒 112
神木圖鑒 134
草木之神圖鑒 156
第五章 方境有國
方國圖鑒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