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希望追求完美, 
然而想盡辦法去除自己的不完美, 
真的就能獲得幸福嗎? 
我們之所以會被憤怒、悲傷等情緒操控,是因為不愿意面對情緒背后的痛苦。這些痛苦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往往隱藏著我不夠好的自我價值感缺失。但愈是不想面對的痛苦,愈 
是會在我們的生命里不斷出現(xiàn),周遭的人、事、物會一直觸及我們心中未愈合的傷口。 
張德芬也曾激烈抵抗心里的那些陰暗面,試圖壓抑自己、逃避問題,但這樣做不僅沒能改變現(xiàn)狀,也無法療傷止痛,最終反而被生命的浪潮擊潰,徹底迷失了自我。因而,她決定告別自己心中那個總是被欺負、沒有人支持和理解的小女孩,開始認真地面對自己的劣根性。痛下決心去改變,她才赫然發(fā)現(xiàn),原來過去的自己根本白白受苦了。 
生命的難關一個接著一個,而且愈來愈難,這是我們的靈魂為我們設定的功課。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愿意正視自己的缺陷?能不能謙卑地對生命中的不順遂低頭臣服?只要勇敢面對自己的脆弱,看清楚我是誰,回到內(nèi)在陪伴真正的自己,我們觀看外在世界的角度自然就會隨之改變!
		 
	
全新自序 
記得 2011 年本書出版的時候,是我生命中的至暗時刻。曾經(jīng)我引以為傲的婚姻,我特意挑選的伴侶,我苦心經(jīng)營想要長長久久的關系,竟然碎成了千萬片?粗坏仉u毛,我羞愧不已。那個時期,我不出席公開活動,不見朋友,當然也拒絕媒體的采訪。然而,身為一個不斷在心靈層面上成長的人,我還是常常記錄了自己的生活見聞、感觸、省思,最后以散文的方式形成了本書。 
相較于前面三本遇見三部曲的小說形式(小說其實就是用故事來講道理),這本書更多的是和讀者分享我自己生活中遇到困惑、痛苦,進而自我反思、省察、學習之后的心得。多年之后,再次翻看這本書,依然覺得里面的智慧足以發(fā)人深省、撥亂反正、回到內(nèi)心。 
當今的社會,天災人禍不斷,令人非常懷念那個美好的 2019 年以及以前,人類的命運在那一年似乎經(jīng)過了一個分水嶺。此刻的各種動蕩不安,讓人心更加惶恐難耐。說實在的,我們的物質(zhì)其實并不匱乏,但是大家都覺得窮,是因為以前富慣了。以我們現(xiàn)有的生活水平、收入,回到 1980 年,大家都會非?鞓。這說明人類的發(fā)展已經(jīng)到必須要探索內(nèi)心的關鍵時刻了,不能再寄望于外在的物質(zhì)世界為我們帶來所有的歡愉和滿足,因為世界都已經(jīng)變得完全不可測、不可控了。 
如果你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往自己的內(nèi)心探索,那么這本書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你不必一次都將它讀完,可以把它放在床邊,臨睡前不再刷手機了,而是拿起本書,探索里面的生活智慧、邏輯,它可以指出人性尤為黑暗的一面,但也給予了讓你看到我們的生活邁向光明積極的可能性的機會。在這個惶惶不安的年代,讓這本書成為你心靈可以停泊的港灣,陪伴你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蜿蜒前行。 
最后,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看到的一段話,正代表了我此刻的心情: 
記住一點:不要入戲太深,在這個三維空間呈現(xiàn)的一切都只是相而已,比如負債、失戀、分手、痛苦、焦慮等,其目的就是讓你體驗這些相的背后所帶來的感覺。 
當你體驗后真正接納了,所有的相自然都會消失。相反,如果你抗拒、不接納,只會延長你體驗的時間,加深你痛苦的感受。所有你心里不能接受的事,會一遍遍地來磨煉你,只有跳出小我,讓自己成為覺知者,站在身外看著自己的經(jīng)歷,允許一切發(fā)生,看見、允許、接納、放下,方可通關。 
有些挫折是必須要經(jīng)歷的,有些人和事的突然出現(xiàn),就是為了給你上一課,打破你,粉碎你,然后再重塑你,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升級自己,最終覺醒,意識自然會告訴你這一生該做什么,生而為人的意義便是如此。 
這本書,基本上就是通關秘籍和旅行指南,在它的指引下,希望你能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之旅。祝福你。! 
張德芬
 
張德芬: 
知名作家、張德芬空間創(chuàng)始人、北京朝陽海外人才鳳凰計劃津貼專家、?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心理健康與發(fā)展專項基金形象大使。 
中國臺灣大學企業(yè)管理系畢業(yè),在UCLA取得MBA學位。曾任中國臺灣電視公司記者、主播多年。2002年辭去國際知名公司高薪工作,致力于個人成長潛修及寫作,被譽為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 
2007年開始,與自身成長和內(nèi)在探索同步前行,她陸續(xù)發(fā)表了系列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愛到極致是放手》《情緒自由 人生更輕盈》等。她的作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自我負責的個人成長理念,倡導女性心理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讀者產(chǎn)生積極的轉(zhuǎn)變。 
迄今,她全部作品的總銷量累計過千萬冊,其中《遇見未知的自己》已成為目前國內(nèi)個人成長領域經(jīng)典作品,影響深遠,亦被泰國、韓國、越南等國翻譯成該國文字熱銷。 
她還引介了國外很多優(yōu)秀的書和作者到大眾的視野中,翻譯了德國心理導師艾克哈特?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福?孟的《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等,為大眾領域心理健康、個人成長知識的普及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評為2009年度影響中國女性生活精英人物 2014中國十大品牌女性2019心理產(chǎn)業(yè)突出貢獻年度人物2020新商業(yè)潛力人物 TOP202023卓越影響力企業(yè)家等。
 
第一輯 
快樂是一種選擇 
你的心態(tài)決定你的幸福等級 
為你的快樂負起責任 002 
順其自然地接納,別問為什么 007 
親愛的,那不過是一個想法 010 
記住,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015 
人類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019 
影響快樂的最大障礙 022 
個人責任承擔的層次決定你的快樂程度 026 
把黑暗帶到光明 031 
我們一直都是命運的主人 035 
如果身心靈是一棟房子 038 
讓至善的力量擁抱你的不舒服 041 
第二輯 
找出我是誰 
喚醒被催眠的幸福 
我是誰其實沒有答案 046 
沒有你的故事,你是誰 049 
放下你的故事,走出信念的陰影 053 
陰影效應 058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062 
走出心中的牢籠,自在解脫 067 
你和耶穌的差別在于,你擁有很多 070 
第三輯 
好好愛自己了嗎 
學會聽懂身體的吶喊 
會痛的不是愛 074 
怎能輕易說愛 077 
我們都是巴士上的小丑 080 
我們對愛的渴望 082 
好好愛自己了嗎 085 
別人都是為你而來 089 
別人身上的美好,其實你也擁有 092 
學會愉悅地等待 095 
停止做上帝 099 
給自己一個發(fā)怒的機會 104 
肅清生活的路障身心靈的體察 107 
覺照的光慢慢融化冰山 112 
負責任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114 
內(nèi)在空間的力量會影響你的外在 117 
第四輯 
幸福的門一直是敞開的 
讓心頭的能量自然地流動 
如何看待人生大夢 122 
負面情緒不過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 125 
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 128 
90%以上的苦是沒必要受的 130 
人生不過是一場游戲 134 
頓悟也需要一個過程 138 
你是否喜歡做自己的伴侶 140 
我們追尋的不過是活著的體驗 142 
我們錯過了多少 145 
第五輯 
擁抱生活中的陰影 
活出一個你不知道的狀態(tài)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52 
如何走出受害者牢籠 155 
不放過你的是你的思想 160 
行走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 163 
無意識,人類一切禍亂的根源 167 
唯一的敵人是你自己 171 
如何化解兩難的困境 174 
要想全然地活,你必須先接受死亡 177 
死亡的陰影 180 
隧道的盡頭就是禮物 182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兩匹狼 187 
第六輯 
最美妙的人生 
你完全可以讓家人更幸福 
怎樣才算是真正有魅力的女人 192 
真愛是需要冒險的 195 
婚姻必修課溫柔的堅持 200 
我需要你的愛,真的嗎 202 
給自己放一個婚姻長假 209 
溫柔的堅持和脆弱的要求 214 
你能送給別人和自己的最好的禮物 220 
任何時候都要做回自己 224 
有條件的愛不如不愛 227 
安住在眼前這一刻 
走進自己內(nèi)心黑暗的地方,用愛去照亮它 
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模式也許才是攪局者 232 
我要自由,我要做自己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