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讀書與做人》一書整理匯集了中國現(xiàn)代哲學奠基人熊十力先生對于讀書方法與做人修養(yǎng)深刻領悟的著述六十余篇。全書分為六大章節(jié):讀書,不可求快,尤須沉潛往復;人不孤冷到極度,不堪與世諧和;本心才是吾人與天地萬物所同秉之真性;凡有志根本學術者,當有孤往精神;人必有真實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為學,苦事也,亦樂事也。熊先生用筆極為考究,多用排比,長短結合、對仗工整,其思想沉靜幽微,極盡玄妙之理則。本書編采熊先生著作之精華,先生與友人通信,字字真言、鞭辟入里,從人生感悟到治學方法,再到學術探討,可謂嘔心之作。本書獻給每一個尚在迷霧中摸索奮進的朋友,前路或許迷?部溃羰睾帽拘、堅定信念,必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希望。
《季羨林讀書與做人》匯聚了近代中國杰出學者季羨林先生對于治學嚴謹與為人處世之道的深刻洞察與獨到見解,精選文章近八十篇,篇篇皆是心血的結晶,句句皆含深邃之意。全書以六大篇章為框架,從人生智慧與處世哲學中領悟生活真諦,學會在紛擾中保持本心;到讀書與文學創(chuàng)作,跟隨季老的腳步,品味文學魅力;再到人生哲理與態(tài)度,探索生命意義,培養(yǎng)積極生活態(tài)度;繼而學術與人格風范,展現(xiàn)季老在學術領域的卓越成就與高尚人格;穿插其間的親情與回憶,以溫情脈脈的筆觸,勾起讀者對家庭與過往的美好回憶;最后的生活智慧與哲理,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寶貴的指導與啟示。此書以廣博的視野,深邃的思考引領讀者步入季老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它不僅是季老一生治學成果與人生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對生命、知識、情感以及社會現(xiàn)象的深刻洞察與獨到見解的集中展現(xiàn)。愿每位手捧此書之人,都能以書香為伴,陪你走過每一個精彩瞬間。
《熊十力讀書與做人》
- 整理匯集著名哲學家熊十力先生關于哲學論辯、治學反思、與人通信等文章六十余篇
- 熊先生涉獵廣泛,所寫文章內容豐富、說理透徹,哲思論辯清晰,讀者深入其中,可感悟玄思之樂趣
- 熊先生用筆極為考究,多用排比,長短結合、對仗工整,其思想沉靜幽微,極盡玄妙之理則。閱讀本書,可體驗文學上之審美感受
- 本書多編采熊先生與友人通信文章,或學術論辯、或為學指導、或分享近況,字字真誠動人,帶領讀者看見一個真實的學問大家。
《季羨林讀書與做人》
- 國學大師季羨林的精華作品之集結
- 聆聽百歲老人的人生感悟,修煉提升自己的處事智慧
- 學習季老的讀書與創(chuàng)作心得,切身感受文學的魅力
- 體悟季老的學術反思,領略國學大師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學養(yǎng)
- 沉浸在一個老人的親情故事和溫暖回憶中,享受靈魂深處的溫暖撫慰。
季羨林
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國際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著有《清華園日記》《留德十年》《牛棚雜憶》等。
熊十力
原名繼智,號子真,晚年號漆園老人,湖北黃岡人。哲學家、思想家,新儒學奠基人,國學大師。青年時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義后任湖北都督府參謀。1917年赴廣州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1920年,赴南京支那內學院師從學歐陽竟無大師研習佛學。后應蔡元培之邀赴北京大學任教,抗戰(zhàn)期間入川,先后在馬一浮的復性書院和梁漱溟的勉仁書院講學。 1950年,重回北京大學任教授,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特邀代表,第二、三、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委員。著有《新唯識論》《原儒》《體用論》《明心篇》《佛家名相通釋》《乾坤衍》等。其學說影響深遠,在哲學界自成一體,《大英百科全書》稱熊十力與馮友蘭為中國當代哲學之杰出人物。
《季羨林讀書與做人》
第一章 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人生
再談人生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生命的價值
世態(tài)炎涼
做人與處世
有為有不為
知足知不足
緣分與命運
謙虛與虛偽
走運與倒霉
牽就與適應
第二章 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
我最喜愛的書
藏書與讀書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文以載道
談文學交流
漫談散文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才、學、識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第三章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成功
容忍
回憶
寂寞
毀譽
談禮貌
論恐懼
漫談撒謊
漫談倫理道德
一寸光陰不可輕
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
第四章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國學漫談
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
研究學問的三個境界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治學的態(tài)度與方法
學問中沒有捷徑
辭國學大師
辭學界(術)泰斗
辭國寶
精華與糟粕
夢縈未名湖
漫談北大派和清華派
《熊十力讀書與做人》
第一章 讀書,不可求快,尤須沉潛往復
與讀書周刊
論學三書
論學書札
論不朽書(與周開慶)
讀書與學問(答謝石麟)
讀書與翻譯(答賴生)
談為文之學(答江易鏵)
為青年申兩大義公誠與自
健庵隨筆
健庵隨筆(續(xù))
第二章 人謂我孤冷,吾以為人不孤冷到極度,不堪與世諧和
情感與理智(答諸生)
理智與理性(答張生)
無為與有為(答唐生)
畫境與真境(與張季同)
性智與量智(答徐令宣)
剛健與柔(答王星賢)
事與理(與劉生)
興趣是生命,亦是學問(與林宰平)
一念清凈(與池際安)
心與境(答滿莘畬)
體會與論辯(答唐君毅)
極高明而道中庸(答敖均生)
第三章 本心才是吾人與天地萬物所同秉之真性
中國哲學是如何一回事
文化與哲學
哲學與史學(悼張蔭麟先生)
略說中西文化(答某生)
中國哲學與西洋科學
中國哲學之體(與張君)
略論西洋哲學與思想(答徐復觀)
哲學之極詣(與林宰平)
哲學之辯(與張東蓀)
孔子之理想(與沈生)
第四章 凡有志根本學術者,當有孤往精神
讀覽與思索(與李生)
論事功(答酈君)
孔子內圣外王之學
論漢學
論關老之學書(答士林)
論玄學方法(答幼偉)
與人談《易》
論事物之理與天理(答徐見心)
與人論執(zhí)中
易、道、佛(答申府兄)
易佛儒(答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