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本社引進的德國馬特斯&賽茨柏林出版有限公司 動物肖像系列中的一部。本書作者科德·里希爾曼講述了鴉這種聰明的鳥讓人驚奇的自然史和文化史,并介紹了他在五大洲觀察到的二十種鴉。他的動物肖像觀察角度新穎多元,令人受益良多,讓讀者重新認識了這種常被誤解的鳥。與在中國一樣,烏鴉在國際上是一個矛盾的文化形象。本書從烏鴉的分布與烏鴉的行為,烏鴉與人類的互動等多角度介紹了鴉科鳥類在我們生存的世界的角色。本書兼具科學性、文化性與藝術性,通過跨學科的視角、個人化的敘事風格以及豐富的圖文內容,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多維度的鴉的世界。本書不僅深入探討了鴉的生態(tài)習性與文化象征,還揭示了鴉與人類文明的緊密聯系,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與閱讀趣味。對于對自然史、文化史和野生動物保護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自然史與文化史的交匯:與本書不僅從生物學角度探討鴉科鳥類復雜的生態(tài)習性,還深入挖掘了鴉在人類文化、歷史和藝術中的象征意義。如鴉與維京人的關系、鴉在神話和藝術中的形象,如凡·高的《有烏鴉的麥田》,希區(qū)柯克的電影《群鳥》,以及鴉在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角色。這種跨學科的視角使得本書不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部關于鴉與人類關系的文化史著作,兼具學術深度與閱讀趣味。
與人類社會的互動:從維京人的戰(zhàn)鳥到現代城市中的居民。鴉不僅是自然界的觀察者,也是人類活動的見證者。這使得鴉在藝術與文學中呈現出多重形象,從拉斯科洞穴壁畫到凡·高的畫作,再到愛倫·坡的詩歌《烏鴉》。這些藝術作品展現了鴉在人類文化中的深遠影響。鴉在戰(zhàn)爭、死亡、藝術等領域的象征意義,展現了鴉與人類之間復雜而深刻的關系。從藝術與文學的視角,讀者可以感受到鴉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豐富內涵,既有神秘與黑暗的象征,也有智慧與自由的寓意。
聰明的鴉:鴉的生態(tài)習性、工具使用能力(如使用鏡子)顯示了它們的高度智慧。例如,鴉能夠預見其他動物的死亡,并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內容不僅生動有趣,還揭示了鴉作為鳥類中的智者的獨特地位,為讀者提供了對鴉這種聰明的鳥的全新認知。
多樣性與全球分布:書中詳細介紹了鴉科鳥類的多樣性,包括渡鴉、禿鼻烏鴉、喜鵲、冠藍鴉等不同種類,并探討了它們在全球的分布與適應能力。通過對20種鴉科鳥類的介紹,可以全面了解這一科鳥類的生態(tài)多樣性,其特征與演化歷程,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與多元。
鳥類與城市的共生:如今已經有很多聰明的鴉適應了城市環(huán)境,并成為城市生態(tài)系統的一部分。它們選擇躲避農村的捕獵與環(huán)境污染,逐漸遷往城市。鴉的高度適應能力,同時也反映了城市化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影響,鴉學會與人類共享棲息地,而人類也發(fā)現了鴉復雜有趣的個體與社會行為。
博物學從好奇出發(fā),面向身邊的每個世界。
作者:科德·里希爾曼(Cord Riechelmann),1960年生于策勒,在柏林自由大學讀生物學和哲學專業(yè)。他曾任靈長目動物社會行為學講師,還做過《法蘭克福匯報》柏林版的專欄作家和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記者。如今他是身在柏林的出版人和作家。
譯者:馬琰,博士畢業(yè)于柏林自由大學。主要研究本雅明和魏瑪共和國時期文學。出版物:本雅明游戲概念的德文專著《游戲現代歷史哲學的思考模型》、譯著《暴力拓撲學》和多篇學術論文。現任教于西安外國語大學。
01 引子 10 克勞伊茨貝格區(qū)的鴉
20 鴉的名字 24 渡鴉 32 禿鼻烏鴉
42 喜鵲 49 工具和鏡子 54 黑色
58 從亞洲到阿拉斯加 67 康拉德,那只鴉
85 希區(qū)柯克和邪惡的鴉 99 第二天性
肖像
110 冠藍鴉 112 綠藍鴉 114 褐鴉 116 白喉鵲鴉
118 松鴉 120 星鴉 122 棕腹樹鵲 124 喜鵲
126 紅嘴山鴉 128 黃嘴山鴉 130 寒鴉 132 禿鼻烏鴉
134 小嘴烏鴉 136 冠小嘴烏鴉138 佛羅烏鴉
140 新喀鴉 142 非洲白頸鴉 144 厚嘴渡鴉
146 短嘴鴉 148 渡鴉
150 參考文獻
152 圖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