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新技術(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編著者李美真等。
《染整新技術(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在參閱國內外紡織類重要期刊、專著及教材的基礎上,歸納整理了本學科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 ,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近年來染整領域的高新技術,如生物技術、高能物理技術、微膠囊技術、無水染色及少水染色技術、納米技術、功能染整 、稀土染整等,闡述了這些新技術的基本理論、應用方法、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
本書可作為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對于本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染整新技術(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編著者李美真等。本教材共分為十章,比較全面系統(tǒng)介紹了近年來紡織染整領域的高新技術內容,闡述了這些新技術的基本理論、應用方法、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歸納整理了本學科領域近年來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是本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學的可用教材,對于本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本教材由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和天津工業(yè)大學合作編寫。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生態(tài)紡織晶和紡織晶生態(tài)技術 1
第一節(jié) 生態(tài)紡織品的基本概念與標準 1
一、生杏紡織品標準 1
二、與紡織品相關的生態(tài)問題 3
三、紡織品上的有害物質 6
第二節(jié) 生態(tài)紡織品加工技術 8
一、生物技術對染整工程的影響 8
二、高能物理技術在染整工程中的應用 9
三、環(huán)境友好的染色新技術 9
四、紡織廢水及廢棄紡織品的生化處理技術 9
第二節(jié) 生態(tài)環(huán)保纖維及其紡織品 10
一、生態(tài)環(huán)保纖維類型 10
二、典型的新型生態(tài)環(huán)保纖維 10
習題 17
參考文獻 17
第二章 生物技術在染整加工中的應用 19
第一節(jié) 生物酶的性質與作用機理 19
一、生物酶的性質 19
二、酶的分類和命名 23
三、酶的一般生產(chǎn)方法 24
四、酶的大分子構象 24
五、酶活性部位的本質 25
六、酶的一般蛋白質性質 30
七、影響酶反應的因素 31
八、酶活力的單位與測定 35
九、酶工程 35
十、紡織酶催化反應的特點 42
十一、紡織用酶制劑的性能要求 45
第二節(jié) 纖維素酶的性質與應用 47
一、纖維素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47
二、纖維素酶的組成及催化協(xié)同作用 48
三、影響纖維京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50
四、纖維素酶對纖維素纖維作用的特異性 53
五、纖維素酶處理對織物性能的影響 54
六、纖維素酶的返舊整理 56
七、纖維素織物的生物拋光整理 60
人、纖維素酶處理改善芝麻織物的服用性能 63
九、纖維素酶在羊毛纖維炭化中的應用 64
第三節(jié) 蛋白酶的性質與應用 65
一、蛋白酶的基本性質 65
二、蛋白酶對羊毛纖維的作用 66
三、蛋白酶的生絲脫臟與砂洗 70
四、蛋白酶在皮革生產(chǎn)中的應用 71
第四節(jié) 其他生物酶的性質與應用 72
一、淀粉酶 72
二、果肢酶 73
三、過氧化氫酶 75
四、漆酶 75
五、脂肪酶和醋酶 78
六、葡萄糖氧化酶 80
七、半纖維素酶與木質素酶 81
八、溶菌酶 81
九、PVA分解酶和聚醋分解菌 81
十、睛水合酶 83
十一、生物酶在紡織品前處理加工中存在的問題 84
習題 85
參考文獻 86
第三章 高能物理技術在染整加工中的應用 87
第一節(jié)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與染整加工 87
一、等離子體的概念及分類 87
二、等離子體的特征屬性 89
三、等離子體的產(chǎn)生方式 92
四、低溫等離子體表面加工的反應與類別 98
五、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天然纖維改性中的應用 102
六、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化學纖維改性中的應用 114
第二節(jié) 其他常用輻射能技術與染整加工 118
一、紫外線輻射與染整加工 119
二、激光輻射與染整加工 126
三、微波輻射在紡織加工中的應用 129
四、其他輻射能與染整加工 130
第三節(jié) 超聲波技術與染整加工 131
一、超聲披作用于高分子物質的機理及效應 132
二、超聲波在染整助劑配制中的應用 132
三、超聲波在紡織品前處理加工中的應用 133
四、超聲波在紡織品染魚加工中的應用 135
五、超聲波在紡織品后整理加工中的應用 136
習題 137
參考文獻 137
第四章 微膠囊技術在染整中的應用 140
第一節(jié) 微膠囊的功能、特點和制法 140
一、微膠囊的性質 140
二、微膠囊的結構與制造方法 141
三、微膠囊芯材的釋放途徑 149
第三節(jié)微膠囊在染整加工中的應用 150
一、微膠囊染料和涂料的染色與印花 150
二、微膠囊功能整理劑 154
三、徽膠囊的其他染整應用 156
習題 157
參考文獻 157
第五章 無水染色及少水染色技術 159
第一節(jié) 超臨界流體技術在染整加工中的應用 159
一、超臨界二氧化碾流體的性質與制備 159
二、超臨界工氧化碳流體在染整中的應用 162
第二節(jié) 低浴比染色技術 169
一、溢流染色清潔生產(chǎn)技術 169
二、小浴比氣流染色機 169
三、冷軋堆染色技術 171
第三節(jié) 涂料染色與印花 173
一、涂料染色 173
二、涂料印花 179
第四節(jié) 紡織品噴墨印花技術 180
一、噴墨印花原理 180
二、噴墨印花墨水 186
三、噴墨印花工藝過程 187
第五節(jié) 轉移印花 188
一、升華轉移印花 188
二、泳移轉移印花 189
三、熔融轉移印花 190
四、油墨層剝離轉移印花 190
第六節(jié) 泡沫染整技術和氣霧染色技術 190
一、泡沫染整技術 190
二、氣霧染色技術 199
習題 200
參考文獻 200
第六章 功能染料及其應用 201
第一節(jié) 光變色染料 201
一、光變色染料的特點 201
二、光變色染料的變色途徑 202
三、光變色染料在染整中的應用 204
第二節(jié) 熒光染料 205
一、熒光產(chǎn)生的機理 205
二、熒光染料的結構特點 206
三、熒光染料的應用 207
第三節(jié) 熱變色染料 208
一、熱變色染料的特性 208
二、可逆熱變色染料的種類及其變色機理 208
三、熱變色染料的應用 212
第四節(jié) 紅外線吸收染料和紅外線偽裝染料 213
一、紅外線吸收染料和紅外線偽裝染料的特性 213
二、紅外線吸收染料和紅外線偽裝染料在染整中的應用 213
第五節(jié) 其他功能染料 215
一、濕敏染料 215
二、電致變色染料 215
三、有色聚合物 215
四、金屬離子染料和溶劑變色染料 216
五、遠紅外保溫涂料 216
習題 216
參考文獻 217
第七章 納米技術在染整中的應用 219
第一節(jié) 納米材料的基本特性 219
一、納米材料的定義 219
二、納米材料的物理效應 219
三、納米材料的特性 220
四、納米材料的結構 221
五、納米材料的維度 222
第二節(jié) 納米材料的制備 222
一、納米粉休材料制備的基本方法 222
二、納米復合染整助劑的制備與應用 223
第三節(jié) 納米纖維的制造與應用 227
一、納米纖維的制造方法 227
二、幾種典型的納米纖維 230
三、納米纖維的應用 233
第四節(jié) 納米材料在染整中的應用 234
一、納米粉體應用于抗紫外線織物 234
二、納米材料用作抗菌劑 236
三、納米材料用作抗靜電劑 237
四、納米遠紅外技術 237
五、納米材料在印染中的應用 238
六、納米染整助劑的使用方法 238
習題 239
參考文獻 239
第八章 稀土在染整中的應用 241
第一節(jié) 稀土的來源及應用 241
一、稀土的來源 241
二、稀土的分類 241
三、稀土元素的主要物理化學性質 242
四、稀土元素的應用領域 242
第二節(jié) 稀土在紡織前處理中的應用 244
第三節(jié) 稀土在染色中的應用 246
一、稀土在染色中的作用機理 246
二、稀土在染色方面的應用 248
第四節(jié) 稀土在紡織品后整理中的應用 252
一、稀土在抗菌整理中的應用 253
二、稀土在阻燃整理中的應用 253
三、稀土在發(fā)光紡織品中的應用 253
四、稀土在抗皺整理加工中的應用 254
習題 254
參考文獻 255
第九章 紡織晶功能整理新技術 256
第一節(jié) 功能纖維及功能紡織品 256
第二節(jié) 拒水拒油整理 264
一、常規(guī)拒水拒油整理 264
二、溶膠提臟法拒水拒泊整理 267
三、超疏水整理 270
第三節(jié) 防污整理 272
一、防污原理 274
二、防f虧及易去污整理 275
第四節(jié) 防紫外線整理 279
一、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279
二、織物防紫外線性能評價指標 280
三、織物防紫外性能的影響因素 281
四、織物防紫外線整理方法 282
第五節(jié) 防皺整理 285
一、樹脂肪皺整理 285
二、多元竣酸防皺整理 287
三、其他防皺整理 290
第六節(jié) 防電磁波輻射整理 291
一、電磁輻射及防護的技術要求 292
二、防電磁輻射基本原理 293
三、防電磁輻射織物的制備 294
第七節(jié) 負離子紡織品 297
一、負離子的概念 297
二、負離子的衛(wèi)生保健作用 297
三、電氣石負離子紡織晶的開發(fā) 298
第八節(jié) 涂層整理 301
一、織物 302
二、織物涂層的基本原理 303
三、涂層方法 303
參考文獻 311
第十章 紡織廢棄物處理技術 314
第一節(jié) 印染廢水 314
一、印染廢水的來瞟與特點 314
二、印染廢水的測試指標 315
三、紡織染整廢水排放標準 317
第二節(jié) 印染廢水生化處理技術 319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生長曲線 319
二、好氧生化處理技術 321
三、厭氧生化處理技術 329
四、厭氧與好氧聯(lián)合處理技術 337
第三節(jié) 廢棄紡織品的回收利用 339
一、紡織品回收與利用現(xiàn)狀 340
二、廢棄紡織品對環(huán)境的活染 340
三、廢棄紡織品回收利用的方法 341
四、廢棄紡織品的利用技術 343
習題 345
參考文獻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