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教程(第2版)(工業(yè)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定 價:39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軟件工程“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冀振燕 編著
- 出版時間:2014/8/1
- ISBN:9787115349903
- 出 版 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P312
- 頁碼:26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開
本書介紹了UML語言的基礎知識以及UML在面向?qū)ο蟮能浖到y(tǒng)分析與設計中的應用,并通過實例講解了面向?qū)ο蠓治雠c設計過程,以及如何用UML語言為系統(tǒng)建模。
本書通過豐富的實例啟發(fā)讀者如何將所學到的面向?qū)ο蠹夹g應用于軟件系統(tǒng)的分析、設計與開發(fā)中。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UML建模、面向?qū)ο蠓治雠c設計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軟件設計與開發(fā)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在介紹基礎知識的時候結合了豐富的實例,從而使對理論的講解生動具體、直觀易懂。而在讀者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后,通過對實踐篇中綜合實例的學習進一步啟發(fā)讀者如何將所學到的面向?qū)ο蠹夹g應用于軟件系統(tǒng)的分析、設計與開發(fā)中。本書是基于作者在Mid Sweden University多年進行面向?qū)ο蠹夹g教學的豐富經(jīng)驗精心編寫的,兼顧了理論與實際應用,是一本內(nèi)容全面的面向?qū)ο蠹夹g書籍。書的內(nèi)容結構上的安排符合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學習習慣。本書不但可作軟件設計與開發(fā)人員的參考手冊,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做面向?qū)ο蠓治雠c設計課程的教材使用。
第1章 緒論
1.1 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
1.1.1 UML的背景
1.1.2 UML的發(fā)展
1.1.3 UML的內(nèi)容
1.1.4 UML的主要特點
1.1.5 UML的功能
1.1.6 UML的組成
1.2 RUP
1.2.1 RUP的發(fā)展
1.2.2 什么是RUP
1.2.3 過程概覽
1.2.4 時間軸
1.2.5 迭代
1.2.6 工作流 第1章 緒論
1.1 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
1.1.1 UML的背景
1.1.2 UML的發(fā)展
1.1.3 UML的內(nèi)容
1.1.4 UML的主要特點
1.1.5 UML的功能
1.1.6 UML的組成
1.2 RUP
1.2.1 RUP的發(fā)展
1.2.2 什么是RUP
1.2.3 過程概覽
1.2.4 時間軸
1.2.5 迭代
1.2.6 工作流
1.2.7 微過程的劃分
1.3 工具
小結
習題
第2章 面向?qū)ο蠓治雠c設計方法
2.1 OOA/OOD方法
2.1.1 OOA
2.1.2 OOD
2.2 OMT方法
2.2.1 分析
2.2.2 系統(tǒng)設計
2.2.3 對象設計
2.2.4 實現(xiàn)
2.2.5 測試
2.2.6 模型
2.3 Booch方法
2.3.1 宏過程
2.3.2 微過程
2.4 OOSE方法
2.4.1 分析階段
2.4.2 構造階段
2.4.3 測試階段
2.5 Fusion方法
2.5.1 分析階段
2.5.2 設計階段
2.5.3 實現(xiàn)階段
小結
習題
第3章 UML的關系
3.1 依賴關系
3.2 類屬關系
3.3 關聯(lián)關系
3.3.1 角色與階元
3.3.2 導航
3.3.3 可見性
3.3.4 限定符
3.3.5 接口說明符
3.3.6 聚合關系
3.3.7 組合關系
3.4 實現(xiàn)關系
小結
習題
第4章 UML的符號
4.1 注釋
4.2 參與者
4.3 用例
4.4 協(xié)作
4.5 類
4.5.1 邊界類
4.5.2 實體類
4.5.3 控制類
4.5.4 參數(shù)類
4.6 對象
4.7 消息
4.8 接口
4.9 包
4.10 組件
4.10.1 組件與類
4.10.2 組件和接口
4.10.3 組件的二進制可替代性
4.10.4 衍型
4.11 狀態(tài)
4.12 躍遷
4.13 判定
4.14 同步條
4.15 活動
4.16 節(jié)點
4.17 UML的擴充機制
4.17.1 衍型
4.17.2 標記值
4.17.3 約束
小結
習題
第5章 視與圖
5.1 視
5.2 UML的圖
小結
習題
第6章 用例圖
6.1 用例圖
6.2 參與者
6.3 用例
6.3.1 用例描述及模板
6.3.2 用例與腳本
6.3.3 用例間的關系
6.4 用例圖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7章 類圖、對象圖和包圖
7.1 類圖
7.1.1 類圖的定義
7.1.2 類圖的劃分
7.1.3 類圖的應用
7.2 對象圖
7.2.1 對象圖的定義
7.2.2 對象圖的應用
7.3 包圖
7.3.1 包圖的定義
7.3.2 包圖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8章 交互作用圖
8.1 順序圖
8.2 通信圖
8.3 語義等價
8.4 交互作用圖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9章 活動圖
9.1 活動圖
9.2 組成元素
9.2.1 動作狀態(tài)
9.2.2 活動狀態(tài)
9.2.3 躍遷
9.2.4 分支
9.2.5 分叉和聯(lián)結
9.2.6 泳道
9.2.7 對象流
9.3 活動圖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10章 狀態(tài)機圖
10.1 狀態(tài)機圖
10.2 狀態(tài)機圖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11章 組件圖與部署圖
11.1 組件圖
11.2 組件圖的應用
11.3 部署圖
11.4 部署圖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12章 數(shù)據(jù)庫設計
12.1 持久性數(shù)據(jù)庫層
12.1.1 數(shù)據(jù)模型
12.1.2 將對象映射到數(shù)據(jù)庫
12.2 對象數(shù)據(jù)庫模型
12.2.1 ODB建模原語
12.2.2 映射到ODB
12.3 對象關系數(shù)據(jù)庫模型
12.3.1 ORDB建模原語
12.3.2 映射到ORDB
12.4 關系數(shù)據(jù)庫模型
12.4.1 RDB建模原語
12.4.2 映射到RDB
小結
習題
第13章 圖書管理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
13.1 系統(tǒng)需求
13.2 需求分析
13.2.1 識別參與者
13.2.2 識別用例
13.2.3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13.3 靜態(tài)結構模型
13.3.1 定義系統(tǒng)對象
13.3.2 定義用戶界面類
13.3.3 建立類圖
13.4 動態(tài)行為模型
13.4.1 建立交互作用圖
13.4.2 建立狀態(tài)機圖
13.5 物理模型
小結
習題
第14章 銀行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
14.1 系統(tǒng)需求
14.2 分析問題領域
14.2.1 識別參與者
14.2.2 識別用例
14.2.3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14.3 靜態(tài)結構模型
14.3.1 定義系統(tǒng)對象類
14.3.2 定義用戶界面類
14.3.3 建立類圖
14.3.4 建立數(shù)據(jù)庫模型
14.4 動態(tài)行為模型
14.5 物理模型
小結
習題
第15章 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
15.1 系統(tǒng)需求
15.2 需求分析
15.3 靜態(tài)結構模型
15.3.1 識別出類
15.3.2 建立類圖
15.4 動態(tài)行為模型
15.4.1 狀態(tài)機圖
15.4.2 通信圖
15.5 物理模型
小結
習題
第16章 Web應用程序設計
16.1 Web應用程序的結構
16.2 Web應用程序的設計
16.2.1 瘦客戶端模式的UML建!
16.2.2 胖客戶端設計
16.2.3 Web發(fā)送應用程序的設計
小結
習題
第17章 前向工程與逆向工程
17.1 C++的代碼生成和逆向工程
17.1.1 C++的代碼生成
17.1.2 使用C++分析器的逆向工程
17.2 Visual C++或Visual Basic的代碼生成與逆向工程
17.2.1 代碼生成
17.2.2 逆向工程
17.3 應用Java語言的代碼生成與逆向工程
17.3.1 代碼生成
17.3.2 逆向工程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