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實用教程》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融入了電子支付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fā)展成果。教材內容本著易于學生接受、理解的原則,盡可能貼近業(yè)務實際及學生特點,深人淺出,突出實用性、可操作性。《電子支付實用教程》結構比較新穎,以知識經濟、循環(huán)經濟為理論指導,科學地構建了電子支付的科學體系!峨娮又Ц秾嵱媒坛獭纷⒅匚諊鴥韧饫碚撆c實踐研究的學術成果,把許多教學新方法容納其中,內容穿插了實踐應用的知識,以輔助對支付理論的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峨娮又Ц秾嵱媒坛獭愤m用于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及其他對此感興趣的讀者。
電子商務是依托信息網絡技術所進行的商務活動;ヂ(lián)網的開放性與全球化,使得電子商務呈爆炸式的發(fā)展。當前,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具有最充分客戶源和最大市場空間的國家。200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3.1萬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43%。但是,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難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是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物流的交換。其中資金流是通過銀行提供的電子支付實現(xiàn)的。支付安全是電子商務發(fā)展的瓶頸。本教材從電子支付理論知識出發(fā),旨在培養(yǎng)~批電子商務支付的高技能型人才,促進電子商務的發(fā)展。
本書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融入了電子支付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fā)展成果。教材內容本著易于學生接受、理解的原則,盡可能貼近業(yè)務實際及學生特點,深入淺出,突出實用性、可操作性。本書結構比較新穎,以知識經濟、循環(huán)經濟為理論指導,科學地構建了電子支付的科學體系。本書注重吸收國內外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學術成果,把許多教學新方法容納其中,內容穿插了實踐應用的知識,以輔助對支付理論的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本書適用于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及其他對此感興趣的讀者。
全書分為九章,寫作目錄,審稿主要由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馬玉洪負責。馬玉洪擔任本教材的主編,并負責第一章至第四章的編寫;第五章和第八章由洛陽理工學院的李磊編寫;第六章和第九章由山東建筑大學曹靈芝編寫。此外,本書的編寫得到了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孫亞洲、孫寧、訾波,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楊志明的大力協(xié)助。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加之電子支付在不斷發(fā)展,書中的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一章 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
第一節(jié) 電子商務概述
第二節(jié) 從傳統(tǒng)支付到電子支付的演變
第三節(jié) 網上支付方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二章 電子貨幣(上)
第一節(jié) 電子貨幣概述
第二節(jié) 銀行卡
第三節(jié) IC卡
第四節(jié) 我國銀行卡的發(fā)展與應用
第五節(jié) 國內外信用卡組織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三章 電子貨幣(下)
第一節(jié) 電子現(xiàn)金
第二節(jié) 電子支票
第三節(jié) 電子錢包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四章 電子銀行
第一節(jié) 銀行電子化與電子銀行
第二節(jié) 電子銀行的組成部分
第三節(jié) 自助銀行
第四節(jié) 金融CallCenter
第五節(jié) 金融信息增值服務系統(tǒng)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五章 網絡銀行
第一節(jié) 網絡銀行概述
第二節(jié) 網絡銀行的主要業(yè)務
第三節(jié) 網絡銀行的建設與發(fā)展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六章 電子支付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電子支付系統(tǒng)概述
第二節(jié) 移動支付和微支付
第三節(jié) 大額資金支付系統(tǒng)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七章 電子支付的安全
第一節(jié) 安全電子支付概述
第二節(jié) 電子支付中的安全技術
第三節(jié) 電子支付中的安全協(xié)議
第四節(jié)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八章 第三方支付
第一節(jié) 第三方支付概述
第二節(jié) 第三方支付流程與支付模式
第三節(jié) 第三方支付的發(fā)展建議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九章 電子支付法律法規(guī)
第一節(jié) 電子支付法律法規(guī)概述
第二節(jié) 信用卡使用法律法規(guī)
第三節(jié) 電子銀行法律法規(guī)
第四節(jié) 電子支付法律問題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附錄1 《電子支付指引》
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附錄3 銀行卡業(yè)務管理辦法
參考文獻
一、支付的涵義支付是為了清償商務伙伴間由于商品交易、證券交易、金融產品交易和勞務服務等引起的債權債務關系所產生的經濟行為。這種結清債權和債務關系的經濟行為,也稱為結算。因此,支付與結算涵義基本相同,支付與結算可以直接理解為支付結算,或支付。支付結算有以下特征:第一,支付結算必須由通過中央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進行。第二,支付結算是一種必須以一定法律形式進行的行為。第三,支付結算的發(fā)生取決于委托人的意志。第四,支付結算實行統(tǒng)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中央銀行負責制定統(tǒng)一的支付結算制度,組織、協(xié)調、管理和監(jiān)督支付結算工作。二、傳統(tǒng)支付方式傳統(tǒng)的支付方式通過現(xiàn)金的流轉、票據的轉讓以及銀行的匯兌等物理處理過程來完成款項的轉移,而電子支付則是通過數字化方式完成交易款項的支付。在我們介紹電子支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主要的傳統(tǒng)支付方式。傳統(tǒng)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現(xiàn)金支付和票據支付。
(一)現(xiàn)金支付現(xiàn)金有兩種形式,即紙幣和硬幣,由國家組織或政府授權的銀行發(fā)行。在現(xiàn)金交易中買賣雙方處于同一時空位置,而且交易是匿名進行的。現(xiàn)金交易過程的主要特點是:
(1)現(xiàn)金具有匿名性,只要持有現(xiàn)金就可用于支付,不必追究持有人的身份。因為現(xiàn)金本身是有效的,其價值是由發(fā)行機構加以保證的。
(2)現(xiàn)金支付具有分散性的特點,使用方便、靈活,交易方式簡單,只需在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間進行,不必在某時某地集中處理。
(3)如果收款人對現(xiàn)金本身的真實性無異議,現(xiàn)金支付過程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雙方可以馬上實現(xiàn)交易,即消費者用現(xiàn)金買到商品,商家用商品換取現(xiàn)金。
(4)當然,這種交易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的交易,無法采用現(xiàn)金支付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金攜帶不方便,制鈔、運鈔成本大,又無法核對現(xiàn)金持有人的身份,這種攜帶不方便性高成本性,以及由匿名產生的風險性決定了現(xiàn)金作為支付手段的局限性。所以,現(xiàn)金通常用于個人之間以及個人與商家之間金額較小的支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