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林肯 ( Abraham Lincoln ) (1809-1865)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 16 任總統(tǒng),領導了拯救聯(lián)邦和結束奴隸制度的偉大斗爭。盡管他僅在邊疆受過一點兒初級教育,擔任公職的經驗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 林肯 1809年 2月12日黎明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霍爾以南 3 英里的小木屋里。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小時候,他幫助家里搬柴、提水、做農活等。 9 歲的時候,母親去世,這對林肯來說是一個殘酷的打擊。幸而繼母對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讀書、學習,他和繼母的關系很融洽。后來,長大的林肯開始獨立謀生,他當過農場雇工、石匠、船夫等。
澳大利亞的知名作家托馬斯·基尼利在書中將美國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他筆下的林肯是一個機智、自律、勤奮的農村孩子,通過學習法律、廣交朋友,當然還有好運氣白手起家,進入政界后恪守原則,致力于發(fā)展內地經濟和廢除奴隸制度;崂花了不少筆墨,細致地描寫了林肯早年的若干失敗經歷——失戀,被數(shù)次辭退,做生意失敗,從政后幾度落選。雖然基尼利在寫作中也融合了關于林肯的一些傳聞,但這仍不失為一部了解林肯和他的美國夢的精彩小傳。
托馬斯·基尼利(Thomas Keneally),生于1935年,被譽為澳大利亞最成功和多產的當代作家。著有《盜賊聯(lián)邦》《大恥辱》《美國無賴》等九部非虛構類作品,以及二十余部小說,其中《帶來云雀與英雄》《三呼圣靈》贏得澳洲文學界最高獎邁爾斯·弗蘭克林文學獎。曾獲三次布克獎提名,最終在1982年憑借《辛德勒方舟》獲得布克獎,據其改編的《辛德勒名單》獲奧斯卡獎,已成電影經典。1983年,因對澳大利亞文學的貢獻被授予澳大利亞勛章。
第一章 1
第二章 15
第三章 31
第四章 43
第五章 57
第六章 77
第七章 91
第八章 107
第九章 123
第十章 137
第十一章 151
第十二章 169
第十三章 185
第十四章 201
第十五章 217
第十六章 231
參考文獻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