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0 元
叢書名: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家文庫(系列一)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饒芃子
- 出版時間:2015/11/1
- ISBN:9787306054524
- 出 版 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0-53
- 頁碼:266
- 紙張:輕型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精選了作者新時期以來的30篇論文,分為“文藝評論”“比較文藝學”“海外華文文學”三輯。作者以一種與時俱進的學術精神,不斷開拓自己的研究領域:從文藝批評的理論思考,到作家作品的“詩性批評”;從中西戲劇、小說的比較研究,到中西文論中具有可比性的理論問題和范疇的探討;從區(qū)域、國別文學的“跨文化”解讀,到比較文學視野下的海外華文文學、詩學研究,在不同方面促進中外文論“對話”與本土文論的更新。作者在文藝學和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引進比較文學的視野和方法,拓展了文藝學的學科內(nèi)涵,也深化了海外華文文學這一新興學術領域的理論成果,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探索道路,充分體現(xiàn)了一位文藝學學者開放的學術視野和深摯的人文情懷。
1.為進一步宣傳、推介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本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廣東省委宣傳部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組織編寫了“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家文庫”,本書為該文庫 (系列一)16本中的一種。2. 本書精選了作者新時期以來的30篇論文,分為“文藝評論”“比較文藝學”“海外華文文學”三輯。作者在文藝學和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引進比較文學的視野和方法,拓展了文藝學的學科內(nèi)涵,也深化了海外華文文學這一新興學術領域的理論成果,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探索道路,充分體現(xiàn)了一位文藝學學者開放的學術視野和深摯的人文情懷。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家文庫(系列一) 張磊自選集陳金龍自選集詹伯慧自選集桂詩春自選集李錦全自選集梁桂全自選集莫雷自選集蔡鴻生自選集黃淑娉自選集姜伯勤自選集饒芃子自選集夏書章自選集羅必良自選集藍海林自選集黃天驥自選集陳鴻宇自選集
饒芃子,1935年生于廣東潮州。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副校長、校學位委員會主席。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文學科評委,F(xiàn)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lián)會副會長。1993年領銜建立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點,在國內(nèi)首創(chuàng)“比較文藝學”方向。出版《中西比較文藝學》《比較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等15部著作(含合著),主編《中西戲劇比較教程》《海外華文文學教程》及學術叢書多種。先后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規(guī)劃項目10個,現(xiàn)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首席專家。迄今培養(yǎng)碩士數(shù)十名、博士56名,教研成果13次獲省部級獎勵。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被評為首屆“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家”,獲“中國比較文學終身成就獎”。
**部分 文藝評論選輯
關于文學批評的思考
中國文學批評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起點——論王國維《紅樓夢評論》及其他
全球化語境中的雅俗文學
宛轉(zhuǎn)動人??纏綿悱惻——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個性
文化影響的宮廷模式——《三國演義》在泰國
《紅樓夢》的藝術結(jié)構和悲劇意蘊
張愛玲和張愛玲的“冷”
敞亮的情感空間——秦牧散文精選《花街十里》前言
肖殷文藝批評風格論
從本土學術到海外漢學——對饒宗頤先生治學方法的體會
第二部分 比較文藝學選輯
新時期比較文學在中國的復興
中西戲劇起源、形成過程比較
中西戲劇接觸、影響和融合
中西小說的淵源與形成過程比較
中西藝術性格理論比較
中西靈感說與文化差異
論中西詩學之比較——《中西比較文藝學》導論
澳門文化的歷史坐標與未來意義
文學的澳門與澳門的文學
“根”的追尋——澳門“土生”文學中一個難解的情結(jié)
第三部分 海外華文文學選輯
海外華文文學的命名意義
海外華文文學與文化認同
海外華文文學理論建設與方法論問題
海外華文文學的新視野
海外華文文學與比較文學
拓展海外華文文學的詩學研究
海外華文文學在中國學界的興起及其意義
全球語境下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海外華文文學
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經(jīng)典研究之思
附錄 饒芃子教授主要著述目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