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與制度變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采用靜態(tài)和動態(tài)、理論和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制度與制度變遷對一國國際貿易的影響作用。作者張海偉分析指出,制度對國際貿易非常重要,發(fā)達國家制度普遍優(yōu)于欠發(fā)達國家,貿易量大且從國際貿易中獲得了*多的利益。欠發(fā)達國家若要從國際貿易中獲益,必須不斷完善制度。轉軌國家的制度變遷旨在尋找*適宜經濟發(fā)展的制度,但這在政府公共治理方面還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來,轉軌國家對外貿易的發(fā)展還沒有真正從制度變遷中受益。*深層次的制度變遷也是中國經濟增長與對外貿易發(fā)展的關鍵。                                            
		
	
                                                第一章  導論
  一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一)選題的背景
    (二)選題的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制度影響一國對外貿易量的研究
    (二)制度影響一國貿易利得的研究
    (三)關于合約實施制度的研究
    (四)關于制度趨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三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一)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二)結構安排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五  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一)創(chuàng)新點
    (二)不足之處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
  一  制度理論
    (一)制度的定義
    (二)制度的分類
    (三)制度的決定
    (四)制度與組織
    (五)本書對制度范圍的界定
    (六)本書使用的制度衡量指標
    (七)關于制度對一國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影響
    (八)簡要述評
  二  國家制度變遷理論
    (一)幾個基本概念
    (二)制度變遷的本質和種類
    (三)制度變遷的因素
    (四)制度變遷的成本與收益
  三  國際貿易理論
    (一)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三)新貿易理論
    (四)簡要述評
  四  小結
第三章  制度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分析
  一  制度影響國際貿易的機制
    (一)國際貿易發(fā)生的基本前提
    (二)制度直接決定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yōu)勢
    (三)制度影響一國對外貿易規(guī)模
    (四)制度影響一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作用的發(fā)揮
    (五)合約實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機制
    (六)制度趨同促進國際貿易的機制
  二  制度對雙邊貿易的影響:貿易重力模型的應用
    (一)貿易重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與拓展應用
    (二)貿易重力模型的理論基礎
    (三)引入制度變量的貿易重力模型及應用
  三  小結
第四章  世界不同類型國家制度水平與國際貿易的相關性分析
  一  全球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一)全球經濟發(fā)展狀況
    (二)全球貿易發(fā)展
    (三)主要發(fā)達國家對外貿易狀況
    (四)最不發(fā)達國家對外貿易狀況
  二  不同類型國家的制度水平
    (一)制度水平
    (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公共治理指標
    (三)最不發(fā)達國家的公共治理指標
  三  國家治理質量與對外貿易的回歸分析
    (一)相關性分析
    (二)回歸分析
  四  小結
第五章  轉軌國家制度變遷與國際貿易
  一  主要轉軌國家制度變遷的背景
    (一)計劃經濟體制及其特點
    (二)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
    (三)經濟增長與發(fā)展乏力、結構失衡
  二  轉軌國家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
    (一)轉軌的含義及轉軌國家的界定
    (二)主要轉軌國家的制度變遷及其績效
  三  主要轉軌國家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一)對外貿易增長率
    (二)對外貿易模式的變化
  四  小結
第六章  中國制度變遷與對外貿易發(fā)展
  一  中國制度變遷的背景
    (一)中國建立計劃經濟體制過程的簡要回顧
    (二)中央計劃經濟體制弊端在中國的主要表現(xiàn)
  二  中國制度變遷的發(fā)展歷程
    (一)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階段
    (二)深化體制改革階段
    (三)近年來的公共治理水平
  三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四  實證分析
    (一)建立模型與數(shù)據(jù)說明
    (二)模型結果
  五小結
第七章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