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經濟學元研究》是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計量經濟學基礎研究專著,該書以科學哲學、方法論為基礎,從經濟學、統(tǒng)計學與數學原理出發(fā),在多元方法論框架下對計量經濟學進行“元”研究,透視計量經濟學的學科本質,揭示其科學性、非精確性與局限性三大特性,并深入分析當前我國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升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的科學性,保證其“科學化經濟研究”的發(fā)展方向,具有較為鮮明的學術特征與創(chuàng)新意識。本書的寫作建筑于扎實的理論基礎、歷史基礎和現實基礎之上,進而對計量經濟學學科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元”解讀,力求層次深刻,說理透徹,觀點明晰,充滿新意。
導論
第一章 多元方法論框架下的計量經濟學觀
第一節(jié) 計量經濟學的一般界定
第二節(jié) 主流計量經濟學觀及其評判
第三節(jié) 多元方法論框架下的學科界定
第二章 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
第一節(jié) 計量經濟學中科學標準的體現
第二節(jié) 計量經濟學發(fā)展歷程的方法論基礎
第三節(jié) 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經濟學依據
第四節(jié) 計量經濟學模型體系的“三位一體”
第三章 計量經濟學的非精確性
第一節(jié) 計量經濟學與現實:現實的一個理想化
第二節(jié) 計量經濟學模型與現實:對現實的似真
第三節(jié) 計量經濟學的統(tǒng)計基礎:經驗證據的不可靠性
第四節(jié) 計量經濟學的概率基礎:隨機性與非精確性
第四章 計量經濟學的局限性
第一節(jié) 計量經濟學模型語言:經濟學表述的局限性
第二節(jié) 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不平衡方法論基礎的局限性
第三節(jié) 計量經濟學模型功用:計量經濟學局限性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