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當前分類數量:739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S3 農學(農藝學)】 分類索引
  • 2021中國農業(yè)技術推廣發(fā)展報告
    • 2021中國農業(yè)技術推廣發(fā)展報告
    • 農業(yè)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著/2022-5-1/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定價:¥120
    • 為總結交流和宣傳工作成效經驗,進一步促進農業(yè)技術推廣事業(yè)發(fā)展,我們組織編寫了《□0□1中國農業(yè)技術推廣發(fā)展報告》,內容包括農業(yè)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建設、重大項目、重大計劃、重大技術推廣情況,以及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和重大政策等。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各地更好地開展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提供借鑒,為有關部門研究決策提

    • ISBN:9787109293458
  • 水善利與人相和
    • 水善利與人相和
    • 羅丹著/2022-5-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定價:¥168
    • 本書以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區(qū)自上而下串聯多民族的灌溉水資源/水系為主要抓手,以水資源的支配活動為切入點,描述梯田稻作生計空間內多民族的個體性(以族群/村寨為單位)和群體性(多民族多灌溉單位)聯合灌溉行為,進而探討梯田農耕社會中超越民族、文化、信仰邊界,突破資源配置沖突,達到一致的和諧從而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平

    • ISBN:9787520199667
  • 農作物精準育種關鍵技術及實踐
    • 農作物精準育種關鍵技術及實踐
    • 王景雪著/2022-4-1/ 中國環(huán)境出版社/定價:¥40
    • 基于基因編輯、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作物遺傳轉化等技術的農作物精準育種是快速、準確改良農作物性狀、選育良種的新育種技術,是實現作物超高產、綠色育種的重要技術手段。本書匯集了作者近二十年生物技術教學與育種實踐的經驗,全面論述了精準育種中,高效遺傳轉化技術體系建立、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以及優(yōu)良種質資源創(chuàng)制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論

    • ISBN:9787511151131
  • 福建省優(yōu)異農作物種質資源圖鑒
    • 福建省優(yōu)異農作物種質資源圖鑒
    • 余文權等編著/2022-4-1/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定價:¥168
    • 本書由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余文權等組織編寫,全書內容涵蓋了糧食、蔬菜、果樹、茶葉、牧草等近260種種質資源,還對福建種質資源進行了精確描繪,記載了作物種的中文名、拉丁名、植株和種子形態(tài)特征、采集地點及經緯度等,描述了資源分布范圍、主要特征特性、農民認知、利用價值及瀕危狀況,內容詳實,資料珍貴,為種質資源保護、鑒定評價、開發(fā)

    • ISBN:9787109293359
  • 四川省主要優(yōu)勢農產品種植效益分析及發(fā)展研究
    • 四川省主要優(yōu)勢農產品種植效益分析及發(fā)展研究
    • 雷波 ... [等] 著/2022-4-1/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38
    • 農產品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產品種植效益與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而衡量農產品種植效益的重要標準則是農產品比較效益,它能體現農產品生產利潤率的相對高低。本書對四川省種植的主要優(yōu)勢農產品,包括優(yōu)質水稻、“雙低”油菜、飼用玉米、優(yōu)質柑桔、名優(yōu)茶葉、商品蔬菜、優(yōu)質蠶桑、優(yōu)質棉花等,進行種植效益分析及發(fā)展研究,為更好的

    • ISBN:9787572703157
  • 新時代農耕勞動教育實踐
    • 新時代農耕勞動教育實踐
    • 趙鳳華 等/2022-4-1/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48
    • 《新時代農耕勞動教育實踐》一書由多年從事勞動教育的一線教師團隊主筆,詳細記錄了以農耕活動為主陣地、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的綜合實踐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本書從8個角度記錄新時代農耕勞動教育實踐過程,包括智慧農夫、勞動小達人、教學實錄、觀評課、勞動教育論讀后感、教學隨筆、教學總結和成果材料。本書作者團隊堅持自主學習與名師的示范、指

    • ISBN:9787511657121
  • 桃高效栽培實用技術
    • 桃高效栽培實用技術
    • 劉進 等/2022-4-1/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36.8
    • 桃原產于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自古就有“壽桃”“仙桃”之說。中國的桃沿著“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由中亞向西傳播到波斯,再逐步傳播到世界各地。根據《2020中國果品產業(yè)發(fā)展報告》統(tǒng)計,2019年我國桃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89.0萬hm2和1599.3萬噸,均居世界第1位。為加快桃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產業(yè)

    • ISBN:9787511657206
  • 溫帶森林土壤N?O排放對氮素富集的響應及其驅動機制
    • 溫帶森林土壤N?O排放對氮素富集的響應及其驅動機制
    • 盧明珠,方華軍,程淑蘭/2022-4-1/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68
    • 氧化亞氮(N2O)是第三大溫室氣體,土壤是主要的N2O源。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活性氮沉降到地表,其數量和形態(tài)對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大氣氮沉降能有效緩解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氮限制,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生態(tài)系統(tǒng)凈初級生產力和碳儲量,但同時又能促進土壤N2O的排放,導致由氮沉降產生的固碳潛力大部分被抵消。溫

    • ISBN:9787511657114
  • 作物育種學各論
    • 作物育種學各論
    • 蓋鈞鎰, 洪德林主編/2022-3-1/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定價:¥99.5
    • 本書在第二版基礎上做了擴展,包括我國各地主要的禾谷類作物(水稻、小麥、大麥、燕麥、蕎麥、玉米、高梁和谷子)、豆類作物(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木豆和鷹嘴豆)、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和向日葵)、纖維類作物(棉花、苧麻、黃麻、紅麻和亞麻)、塊根塊莖類作物(甘薯、馬鈴薯和木薯)、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特用作物(橡

    • ISBN:9787109292581
  • 中國古代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五谷豐登
    • 中國古代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五谷豐登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策劃陳桂權/2022-3-1/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58
    • 本套叢書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集體編著,該套叢書的內容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推選出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fā)明創(chuàng)造88項的研究成果的總結,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 運用大量的案例及科普故事講解古代科技創(chuàng)新的歷史與科學,科學性與通俗化相結合增強普及性。 展示科學研究成果,還原古代設計、建筑、器械或古代星圖等珍貴的圖片,具有

    • ISBN:978757100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