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大明和后金在關外重鎮(zhèn)寧遠發(fā)生的一場關鍵性的戰(zhàn)役,最終以明朝的勝利和后金的失敗而結束。寧遠大捷是明朝從撫順失陷以來的個大勝仗,朝野歡欣鼓舞,揚眉吐氣。接著明軍又取得寧錦大捷,遼東形勢大為改觀。然而,在皇太極的反間計下,多疑的崇禎皇帝競自毀長城,將袁崇煥凌遲處死。明朝這一回是真的無力回天了。寧遠之戰(zhàn)只是背景,明亡
我國戰(zhàn)國末期的秦趙爭霸史是一段讓人沉思的歷史。它是戰(zhàn)爭史,卻又不全是戰(zhàn)爭史。國家的興衰,人物的命運,總是讓我們生出無恨感慨和嘆息。秦國的勝利并不值得高興,趙國的失敗也頗讓人惋惜,在這樣一個殘酷殺戮的時代,沒有真正的勝利者。而這段歷史事件中,廉頗的功高見逐,藺相如的赤膽忠心,白起的悲憤自殺,范雎的睚眥必報…
這里有我國春秋時期早期,齊國和魯國發(fā)生的長勺之戰(zhàn)的前因后果,中學課本中《曹劌論戰(zhàn)》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這次戰(zhàn)爭的核心內容。齊國是姜姓國,魯國是姬姓國。齊國相對而言比較強大,到了齊桓公時代,更是九合諸侯,成為中原霸主。而魯國相對弱小,魯莊公還是齊桓公的外甥,國事經(jīng)常受到齊國的操控。但魯國作為一個老牌的姬姓國,頭頂著光榮的歷史
★首席推薦官語言學家北大教授唐作藩 ★第二屆王力杯玉林市青少年作文大賽推薦讀物 ★這是一部中國古代文化的小百科,從這本書開啟你的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旅! ★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 自中國古代文化的浩瀚星河中,揀取那些離我們遠去了,卻又鮮活閃耀的風致。 ★觀照宏大敘事之外的歷史角落,從精神
《中國文化概況》系列分為中英兩個版本,是為來華留學生而編寫的一套立體化教材,也適合國外漢語學習者及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的人士閱讀。本書為《中國文化概況》(英文版),教材精選了相關中國文化知識,涉及衣、食、住、行等與中國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主題內容具有代表性、民族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fā)來華留學生熱愛中國文化、體驗中國
本書為中國八大古都系列文化叢書·安陽卷的一種。收錄大量安陽的歷史老照片,分上、下兩編,上編《城脈編》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至1949年安陽解放;下編《城跡編》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共八章100節(jié),記錄了古都安陽城區(qū)的變遷和發(fā)展。追尋厚重歷史足跡,萃取百篇影像圖志,是本認
安陽,一座閱盡歷史滄桑的七朝古都,有著獨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和歷史人文稟賦。以殷墟甲骨文、周易文化代表的殷都文化,以曹魏文化、建安文學代表的鄴都文化,以明清彰德府城代表的古城文化,共同構成安陽大古都的核心內涵。名城和古都是安陽最值得珍視的文化資源和城市名片。本書以翔實的歷史文獻、珍貴的考古文物、豐富的圖片資料,融匯安陽古都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年鑒》(2018年卷),是我們編輯出版的《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年鑒》第十五輯!端抉R遷與<史記>研究年鑒》(2018年卷),基本保持了2017年卷的欄目框架。編輯《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年鑒》(2018年卷),得到了中國史記研究會、陜西司馬遷研究會、韓城市司馬遷研究會等組織的大力支持。
《中國文化的內涵》精選了季羨林的4張身前留影、4幅珍貴墨寶、40余篇經(jīng)典文章,依據(jù)文章內容及成文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編排,有《漫話歷史題材》《論書院》《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傳統(tǒng)》《關于神韻》《對國學研究的幾點看法》《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等。全書從不同角度反映季羨林對歷史、姓氏文化、文學作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盡
曲柄睿,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先后在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大學取得歷史學學士及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國史學史,尤其對前四史有專精的見解。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chǎn)》《史學理論研究》等權威刊物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級項目各一項,獲得省部級獎勵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