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遼金元筆記文獻之匯集整理,主編、點校全部現存遼金元三代筆記文獻。所謂筆記,是指那些沒有嚴格體例、信筆記錄摘錄而成的著述,是古代文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蘊含有大量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歷來為研究者重視。
本書是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書名“齊東野語”,典出《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敝苊芤札R人自居,取以為書名,一以明身難居吳而心不忘中原;一以自謙謂其書所乃鄉(xiāng)野之言,且寓但紀其實不擇其語之義。
本書為讀書札記,多證前人之誤,博涉經、史、子、論及天文、地理、醫(yī)藥、音樂、農桑等,極為博洽。
本書是作于宋亡之后,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以《齊東野語》卷十五“花屈辱”所載“予嘗得其(張镃)園中亭榭名及一歲游適之目,名《賞心樂事》者,已載之《武林舊事》”考之,云《武林舊事》成書早于《齊東野語》,至晚應在至元二十八年之前。
本書內容廣博,遺聞逸事、社會風俗、典章制度、詩詞文評、都城勝跡、醫(yī)藥歷法、自然現象等,皆有所涉,四庫館臣云:“與所作《齊東野語》大致相近。然《野語》兼考證舊文,此則辨訂者無多,亦皆非要義。《野語》多記朝廷大政,此則瑣事雜言居十之九”。
本書通過對蕪湖歷史文化的深層次挖掘、梳理,分閱山、讀水、人杰、歲時四個篇章,以講故事、話典故的方式,較為全面地對蕪湖的山水、人文、歲時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展現,是對本土文化資料的一次補充,有助于更好地宣傳蕪湖、推介蕪湖。
本書作者依據自己的研究對東漢以前的中國歷史進行篩選,用說故事的手法寫出社會的變遷、思想的發(fā)展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全書共分十一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周代的封建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