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測試指南既是指導測試機構開展DUS測試工作的技術手冊,也是審批機關審查新品種DUS的技術標準。我國現有的測試指南在數量上不能滿足我國育種者的要求,不斷涌現的林業(yè)植物新品種要求審查機關采用相應的測試指南進行品種權審定。國際指南是各個國家制定指南的重要參考,從統(tǒng)一判定植物品種角度出發(fā),UPOV鼓勵各國直接采用國際指南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600種華東地區(qū)有代表性常見郊野植物的識別要點、分布及生境、生長習性、觀賞及應用,每種植物均附有野外實景拍攝的彩色圖片,并盡量做到每個樹種的彩圖都包括樹形、枝葉花果等主要特征,以提高讀者對植物的感性認知。涉及植物種類包括常見的園林植物和野生的樹木、草本植物。
我國具有非常高的植物多樣性,廣東省高等植物物種多樣性位居全我國第六。本書共收錄廣東省高等植物六大類,即角苔類植物、苔類植物、蘚類植物、石松類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72358條分布記錄,共計374科2239屬8164種(含種下等級)。廣東省本土野生高等植物350科1831屬6903種,其中苔蘚植物(包括角苔類
麥秀林區(qū)共鑒定紀錄大型真菌263種,隸屬于2門5綱12目37科90屬。其中發(fā)現新物種1種,擔子菌門傘菌綱木耳目木耳科的亞黑耳Exidiasubglandulosa。中國新記錄種8種,隸屬1門2綱4目5科7屬。青海新記錄種35種,隸屬2門2綱4目13科21屬。食用菌114種,藥用菌20種,食藥兼用菌17種,毒菌37種,食
本習題集為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藥用植物學》配套教學用書,可供中藥學、藥學、中藥制藥等專業(yè)用,是在“十二五”配套《藥用植物學習題集》基礎上修訂而來。藥用植物學是中藥類相關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本習題集章節(jié)按《藥用植物學》教材的編排順序編寫。每章包含三大模塊,分別為思維導圖、基本習題、拓展習題,每題均配套
大英圖書館最奇趣的藏品之一,植物學先驅的傳奇繪本!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是18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植物學家之一。她所著的ACuriousHerbal現今被認為是女藝術家出版的第一本草藥的完整版本。作者駐守切爾西藥用植物園,獨立繪制了500幅插圖,并自己承擔了雕版、填色等工作,于1737年和1739年之間出版。本書《手繪奇草圖
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qū)占地868.8畝,約有植物200余種,擁有較好的植物資源。校園是風景園林、環(huán)境設計、植物保護、藥學、生物科學、環(huán)境工程等植物相關專業(yè)的重要植物實習場地。同時,徐匯校區(qū)具有較好的景觀資源,魯華生態(tài)園、水杉林、大草坪等植物空間已經成為校園特色亮點。校園植物圖鑒可以成為相關專業(yè)學生學習植物學、認知校園植物
本書從遠古時代到大航海時期,直至今日的現代引種狂潮,詳細介紹中國外來入侵植物的前世今生和蔓延軌跡,以及與人類文明交織的故事。所選物種,或影響深遠,或家喻戶曉,或長期被誤解,或背后藏著引人入勝的故事。書中不僅詳述了這些植物的傳播與進化歷程,更深刻揭示了人類對植物認知的演變,探討了入侵現象背后錯綜復雜的生態(tài)變遷。作者深入探
本書共分緒論、自然生態(tài)篇、綜合狀況篇、林草植被承載力理論與實證篇、林草植被資源優(yōu)化配置篇、治山篇、治水篇、治沙篇、治鹽篇和建議篇幾個部分。自然生態(tài)篇在詳細介紹了黃河流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資源、土地資源、林草資源等基礎上,明確了生態(tài)地理分區(qū)和治理區(qū)劃;進一步的,綜合狀況篇對黃河流域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生態(tài)系統(tǒng)現有
本書依據高等師范校植物生理學教學大綱,結合近年來課程教學實踐,在上一版教材基礎上進行修訂,全書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部分,共81個實驗,涉及植物水分生理、礦質營養(yǎng)、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生長物質、植物生長生理、生殖生理、成熟與衰老生理、植物逆境生理等植物生理學各章節(jié)的基本實驗技術。每個實驗都包含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