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常識課:全8冊,包含:王力《文化課》、潘伯鷹《書法課》、林徽因《建筑課》、鄭振鐸《文學課》、胡適《哲學課》、呂思勉《歷史課》、曹伯韓《國學課》、陳師曾《繪畫課》 1.王力:文化課 “風師謂之飛廉,雨師謂之荓翳,云師謂之豐隆,日御謂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它起源于上古
《尚書辨解》十卷,明郝敬撰。郝敬撰有《九經解》,此即其中之一。此書大旨在肯定今文《尚書》之真,而指證古文《尚書》之偽。此書前八卷解析今文《尚書》28篇,后二卷力辨孔傳之偽。郝敬秉持“先質后文”的理念,認為孔傳“語多浮想,意不切題,或先賢記聞,或后人假托”,他認為古文《尚書》為周秦間人杜撰。郝敬對古文尚書的辨?zhèn)喂ぷ鳎瑢η?/p>
《春秋直解》,為郝敬《九部經解》中之一種,全書十五卷,書前另有《讀春秋》一卷,可看作是郝敬解《春秋》之“綱領”。正文除僖公部分因卷帙較大分為兩卷外,其余諸公每公一卷,卷十四、十五為《春秋非左》二卷,專論《左傳》之失。 正文體例,先列《春秋》經文,經文大抵以《左傳》所附為準,《公羊》《穀梁》經文有異者注于經文后,另間附
本書為明代湖北京山大儒郝敬的經學著作之一,主要辨析了當時研究《周禮》的兩大議題: 一是《周禮》是否為周公致太平之跡,而是《冬官》是否當補。郝敬與明儒不同,認為《周禮》非周公致太平之書,而《冬官》之所以不亡,非印六官錯簡,而是《冬官》無經,乃是作者特有之考量。本書以郝氏家刻本早印本為底本,四庫存目本為對校本,并參考內閣
本書是2019年度《清史參考》所刊發(fā)文章的結集,取“以史為鑒”之意,介紹清史纂修和研究工作中的部分科研成果。書中共收錄文章32篇,根據內容分為政治、文化、社會、人物、生態(tài)環(huán)境、“新清史”評議六部分。具體有顧春《清王朝的興亡隆替》、王志明《雍正帝如何反腐和整飭吏治》、李細珠《宣統(tǒng)政局與清王朝覆滅》、李國榮《明清檔案中的陸
本書遴選了作者對九江地域文化的研學心得。書中收錄了《凝望廬山》《廬山云》《廬山東林頭,在東林那頭》《靜走石門澗》《“吾將此地巢云松”》等文章。
本書收錄了十一篇有關民國北京史研究的論文,從城市史的角度詮釋了民國時期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居民生活等方面北京的城市面貌。本書由四個單元組成,分別為地方政治、空間維度、淪陷時空與城市書寫,這也是目前民國北京史研究中亮點與突破較多,同時也更能體現其學科特性的內容。城市史是當前史學研究中最具現實意義、最具學術活力、成長最
本書論述了處于北京西郊的山水與城市的連接地帶的京西地區(qū),集中于獨特的城區(qū)--石景山區(qū)。石景山地區(qū)文脈深厚,山、水、城、人、道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對北京城的歷史文化的奠定、形成、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和重大貢獻。對石景山地區(qū)的歷史文化追尋需要從京西地區(qū)的水之道、山之道、城之道三個角度開始。
本書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這樣,在情節(jié)的生動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對讀者了解歷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較可靠的,有根據的。而這套專門為小學中低年級打造的中華文化入門書,讓孩子一口氣讀完,沒有閱讀負擔。增加解讀該書智慧價值的欄
本書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涉及一些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的評價,目的是通過對歷史興衰得失的描述分析,來警示后人。而這套專門為小學中低年級打造的中華文化入門書,讓孩子一口氣讀完,沒有閱讀負擔。增加解讀該書智慧價值的欄目,讓孩子徹底讀懂歷史和名著,從中吸取智慧,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增加“未來考點”和“人物關系圖”或“歷史走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