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中共莆田市涵江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編纂,全面介紹了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自1995年至2005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發(fā)展與成就。書中包括大事記、政區(qū)環(huán)境、國土資源、人口、城鄉(xiāng)規(guī)劃與建設、交通、郵政、通信、農村、農業(yè)、工業(yè)、園區(qū)、國內商業(yè)貿易、對外經濟貿易、財政、稅務、金融、保險、經濟管理、民政、武裝、
本書編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等重要文獻為基本依據,以黨的領導為核心,以老區(qū)人民為主體,以老區(qū)發(fā)展為主線,體現歷史進程特征,突出時代發(fā)展特色,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統一、歷史真實性與內容可讀性相統一的原則,書寫革命老區(qū)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輝
本書為“神話歷史研究”叢書之一。本書以通行本《后漢書》(即司馬彪《續(xù)漢書》與范曄《后漢書》合本)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神話思維如何滲入歷史敘事。本書正文共分五章,詳細梳理了《后漢書》之《天文志》《五行志》《方術列傳》及其他神異敘事文本的性質、生成過程、文化語境、思維方式、敘事意旨,進而探討中古神話歷史敘事傳統的承傳延續(xù)問
本書稿是一部關于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的研究論集,主要包括史學批評研究、史學文本研究和史家思想研究三大部分。史學批評研究主要側重于史學批評視域下的唯物史觀史學研究;史學文本研究主要以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駁<說儒>》等史學著述為例,探討史學論著的撰寫、文本版本的修改變遷與學術語境的緊密關系,以及作為日記書信
本書內容講述:“四靈”是指麟、鳳、龜、龍四種動物!八撵`”的整體或個體經常出現在我國古代建筑、雕塑、壁畫、服飾當中,文化典籍,神話傳說、器物器皿當中!八撵`”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四靈”文化不僅涉及范圍廣,而且與我們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等深層次的文化解讀和闡釋密切相關,如中華民族為什么以龍為喻?中華龍象征著
本書分為三部分,“閱前語”是閱讀《戰(zhàn)國策》之前準備活動的簡記;“簡散語和感思語”是在通讀《戰(zhàn)國策》原著時,將感想在書眉或書的邊沿及行縫間,作為眉批、旁記;“閱后語”是通讀《戰(zhàn)國策》后引起的聯想感念。
本書以可靠的史料為基礎,展開清代、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三個階段西陵滿族人的生活狀況,闡述了清西陵滿族的形成、發(fā)展、衰落、重興的歷史。
本書按專題分為四章:《紅六軍團西征湘西》《中央紅軍長征在湖南》《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以及《湖南邊區(qū)的游擊戰(zhàn)爭》,時間跨度為1934年7月至1938年6月。每個專題由概述、文獻與參考資料三部分組成。概述由文字與長征在湘期間老照片組成,以時間為序宏觀介紹紅軍長征在湘期間發(fā)生的重要歷史事件;文獻和參考資料以時間為序,主要收
本書共分為5編:第1編中共岳陽地方組織的創(chuàng)立,第2編中共岳陽地方組織在大革命時期,第3編中共岳陽地方組織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第4編中共岳陽地方組織在全民族抗日戰(zhàn)爭時期,第5編中共岳陽地方組織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溫黨領導柯橋區(qū)人民走過的百年征程?聵騾^(qū)史志研究室選取建黨100年來發(fā)生在柯橋區(qū)的100件具有影響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的歷史事件,由點及面客觀再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柯橋區(qū)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