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河下游地區(qū)區(qū)域性考古調查是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項目《河套地區(qū)先秦兩漢時期人類文化、生業(yè)與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這一項目的基礎工作。調查工作于2004-2005年完成,調查面積約280平方公里,涉及的區(qū)域包括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東勝市準格爾旗等行政單位
宏佛塔在賀蘭縣東北潘胡鄉(xiāng)。是一座外形結構比較奇特的密檐式厚壁空心磚塔。塔身和塔剎高度相近,通高約25米。塔身3層,平面八角形。一層南面辟一高為2.4米的券門,門楣上端兩側磚雕龍、鳳圖案。塔身每層上下有雙重檐,檐下雕兩組斗栱。塔身之上為塔剎。始建年代不詳,從塔的建筑風格分析,可能是明代以前所建。塔高28.34米,建在由黃
《三朝北盟會編》是一部反映北宋末南宋初年宋金交涉吏事的歷史名著。全書引用詔誥、書疏、奏議、記傳、碑志、文集、筆記等官私著述二百余種,以豐富的資料展現(xiàn)了宋代抗金斗爭和金人制度風習,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敦煌藏經(jīng)洞的古藏文文獻,被英國斯坦因(1905年)和法國伯希和(1908年)分別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肅各地博物館!陡拭C藏敦煌藏文文獻》將全部甘肅所藏收錄出版。配合我社正在進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將基本完整重現(xiàn)敦煌藏經(jīng)洞流出的藏文文獻。
國學經(jīng)典,精心設計、精致美觀,燙金工藝皮面精裝;裝幀精致結實耐用,鎖線精裝隨意翻閱不掉頁;原著正版精讀原典,配備原文+簡明的注釋和白話新解;注釋精準,為閱讀增加興趣。
國學經(jīng)典,精心設計、精致美觀,燙金工藝皮面精裝;裝幀精致結實耐用,鎖線精裝隨意翻閱不掉頁;原著正版精讀原典,配備原文+簡明的注釋和白話新解;精美插圖,書中穿插大量圖片,注釋+譯文,為閱讀增添興趣。
江蘇省尚未出版的方志體量豐富,各種小志、專志、雜志500多種,前期初步統(tǒng)計,有官署廠局14種、鹽漕水利46種、鄉(xiāng)鎮(zhèn)坊廂118種、山水名勝213種、儒學書院21種、鄉(xiāng)土風俗74種。本套書將其中較為重要的官署廠局部分首先進行整理出版,所涉共計14種。
《尚書》是“五經(jīng)”之一,政書之祖。歷代的學者、官員對《尚書》不間斷地闡釋研究,產(chǎn)生了數(shù)以千計的衍生文獻。這些《尚書》類文獻對當代的經(jīng)學、文學、史學、哲學研究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本書主要選取宋元明時期《尚書》類文獻中的珍本、善本,共計37種,題為《尚書文獻選輯·第一輯》,包括宋刻本《尚書》、宋刻本《書集傳》、明刻本《尚書正
本套書收錄的海軍將校,上自1867年福建船政學堂誕生至1949年全國海軍學校畢業(yè)的將級、校級軍官及歷次海戰(zhàn)中陣亡的英烈。全書1200多位近代海軍人物,包含清季的南洋水師(包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北洋水師;民國時期閩系、粵系、青島系、電雷系,包含抗戰(zhàn)勝利后1949年前后隨國民黨集團敗退到臺灣的將領,及偽滿政權、汪偽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