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大傳(套裝上下冊)/濟南元典·珍本集成》三卷,題“漢伏勝撰,鄭康成注;福州陳壽祺輯校”,清同治十二年粵東書局刻《古經解匯函》本。前冠《尚書大傳定本序》及《尚書大傳序錄》,后附《尚書大傳辨譌》,俱清人陳壽祺所撰。卷一爲《唐傳》《虞傳》《虞夏傳》《夏傳》《殷傳》,卷二爲《周傳》,卷三爲《略說》。其《序錄》一卷,輯錄歷
本書是“著名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27種,湖北省圖書館是我國省級圖書館中的佼佼者,其方志的收藏數量大,質量高,很有特點。除了湖北地區(qū)方志較為全面,對全國各地的舊志收藏也名列前茅。我們從其所藏五千多種方志中遴選出在全國收藏單位5家以內的99種,其中稿抄本近半,堪稱孤本,范圍覆蓋20多個省區(qū),是一批質量非常高的舊方志匯編
《明代景德鎮(zhèn)民窯紀年青花瓷(套裝上下冊)》所引瓷器,均為江西省歷年來紀年墓中出土的明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多為民窯產品,都是標型器。該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明代景德鎮(zhèn)民窯青花瓷研究,對民窯青花瓷進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為圖錄部分,共收錄青花瓷70余件(套),與青花瓷伴出的個別器物,以及與所出青花瓷可資比較的器物都有收錄,便于
本書1906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四大卷,近1700頁。1907年又出了200頁的索引作為第五卷。該書是布雷斯特德對埃及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2001年重印本序中埃及學家彼得?皮西奧內評價說:“此書代表了古埃及學成就的頂峰和最高語言學研究水平!
該書稿為社科院重大課題。書稿對郭沫若的生平與學術進行了全面總結與介紹,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郭沫若(1892~1978),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
近代英帝國侵略西藏有關檔案文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反映了二十世紀上半葉英國侵略西藏的各項政策和具體活動。共計576卷縮微膠片,內容分為八個部分,從榮赫鵬到革命、1911年至15年的中國辛亥革命、西姆拉會議及相關協(xié)議、旅行家的進入、西藏邊界事務與對外貿易、現代化的教育、14世達賴喇嘛、二戰(zhàn)和共產主義的中國之間的關系。作
此為《中國海疆舊方志(增編)》第九輯,接第八輯繼續(xù)收集整理浙江沿海地區(qū)地方志二十九種,此輯全部為明、清不同時期的底本,最后成書八十七冊。
本書收錄了《陸?哲姮F任外職及各職人員調查整理暫行辦法(1934-09-10)》《沿河縣政府關于請求定期于后坪附近組織聯防辦事處的函(0000-00-00)》等資料。
本書收錄明、清及民國時期的方志二十九種,這批方志,從版本特征上來說包括刻本、鈔本、稿本、活字本、鉛印本等,從內容來說有省志、府志、縣志、山水志、寺院志、輿圖等,盡管規(guī)模不大,但涵蓋面較廣,本次整理,是國家博物館所藏古籍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亮相,本書的出版將裨益讀者,嘉惠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