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安齋蘇談》,明人白胤昌筆記體著作,共十卷,卷一談理,卷二談習,卷三談型,卷四談戒,卷五談核,卷六談異,卷七談生,卷八談醫(yī),卷九談物,卷十談詩。序云其中微言莊語,可以開迪身心;辯博考核,可以資益聞見;即其游戲詼諧,亦足針砭末俗;旁通醫(yī)藥,亦足推廣施濟。
本書以27名軍人為主題,試圖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豐沛的歷史圖片,較為全面、相對客觀地勾勒出他們的傳奇人生和戰(zhàn)場經(jīng)歷。他們中既有競相突破空戰(zhàn)里程碑的飛行員,也有隱伏于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潛艇艇長;既有苦撐帝國危局的統(tǒng)兵將帥,又有憑借戰(zhàn)術(shù)成功躍上軍旅之巔的裝甲指揮官;盡管成長經(jīng)歷各不相同、戰(zhàn)后命運大相徑庭,但他們的戰(zhàn)時經(jīng)歷無一例
本書是匯集我國歷史學、考古學、哲學、民俗學、人類學、地理學等學科專家、學者共同編寫的一部新通史。是改革開放40 年來一一套詳細地、系統(tǒng)地反映史學界新研究成果的中國通史著作。 全書以中國歷史時序排列,分為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西夏、金、元、明、清(1644—1840)、清(18
中國譜系之學源遠流長,一般稱之為家譜、族譜、譜牒的此類文獻,與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社會的變遷、歷史的演進息息相關(guān)。族譜作為傳統(tǒng)社會文化的標志,因應(yīng)形勢,與時俱進,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國文化的活力。余氏善本宗譜集成,對于存世余氏舊譜整理,選其版刻較早,印制精良,內(nèi)容豐富的版本匯集成冊,對于余氏宗族源流,名人,以及清代民國社會
《日本漢學珍稀文獻集成》,水上雅晴、石立善主編。這是一套日本漢學大型叢書,收錄古代、中世至近代的珍貴而稀見的漢學原始文獻。率先出版的*種為《年號之部》,全五冊!赌晏栔俊饭彩珍浫毡緝(nèi)閣文庫所藏歷史年號珍稀文獻九部的寫本,均為史上首次公開!赌晏栔俊窊(jù)文獻性質(zhì),類分為四集:*集《年號勘文基本資料》、第二集《年號勘文補
本書是盛氏晚年令門徒整理的文稿,包括計劃分奏議、電報等。
天一閣是我國乃至亞州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距今已有450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藏書史上的奇跡,是中國藏書文化經(jīng)久不衰的象征。天一閣藏地方志,極富特色,其中以明代地方志最為著名。上世紀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相繼整理出版了《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2015年天一閣歷時三年完成了所有古籍的普查著錄,全面理
同治大邑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