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黑水城文獻(26)西夏文佛教部分
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1)敦煌研究院卷
“滿鐵剪報”是日本情報機構“滿鐵”調查部集數(shù)百人的力量、持續(xù)近30年(1918—1945)而未間斷的專題剪報,選用近170份中、西、日文報刊,共分20余大門類、近百個小門類,將涉及中國(包括日本、朝鮮半島)的相關文章等剪裁下來,是世界范圍內迄今為止涉及二十世紀20—40年代中國(東北亞)問題的采集范圍寬、分類齊全、數(shù)量
本書是《國家圖書館藏清代檔案文獻匯編》的第二輯。收錄國家圖書館所藏清代檔案文獻《諭折匯存》光緒二十四年正月至三十年十二月摺片。該書出版于晚清時期,內容為此時期內閣邸抄的匯總!吨I折匯存》每月出一函若干冊,首冊按日列出奏折目錄,然后按日刊載宮門抄、上諭、奏折(含朱批),其中奏折占絕大部分。匯集的諭旨章奏較為完全,又便于翻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銅器》是對寶雞地區(qū)青銅器的全新整理,全十冊,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徐天進教授、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段德新先生主編,3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共收錄青銅器1017件,彩照、拓片、線圖、X光四位一體,進行了科學著錄、系統(tǒng)整理。該書入選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是迄今為止對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館藏商周青銅器全面、
《巴蜀珍稀史學文獻匯刊》是“蜀藏”系列叢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書主要收錄歷代巴蜀籍學者以及巴蜀以外的學者所編有關巴蜀歷史方面的著述或有關巴蜀史料匯集的成果。全書分爲總論和專集兩大部分,專集部分又分爲“三國五代蜀史專集”“明末清初四川農(nóng)民起義專集”“辛亥四川保路運動史專集”“成都歷史專集”等,每類之下又按照作者時代先后順序
1.巴蜀金石文獻是巴蜀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秦漢以來,巴蜀地區(qū)傳世的金石實物、銘文及拓片相當豐富,為人們研究巴蜀文化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編者耗數(shù)年之功完成的《巴蜀珍稀金石文獻匯刊》,對歷代巴蜀金石文獻進行了全面搜集和系統(tǒng)整理,是巴蜀金石文獻整理的重要成果。 《巴蜀珍稀金石文獻匯刊》以巴蜀地區(qū)的金石文獻為收錄對象,內
1.《大明一統(tǒng)志》是明代官修地理總志,全面、系統(tǒng)記錄明行政區(qū)劃的地理、人物資料。本書以天順年間內府刊本為底本,繁體橫排標點,以萬歷年間增修的萬壽堂本參校,補充增修內容,不僅校正明顯錯訛,且將兩本合二為一,體現(xiàn)出明代政區(qū)、戶口變化。 2.書末附天順本、萬壽堂本所繪地圖,并編制了府縣名索引,以便閱讀使用。該點校本是目前唯
《水經(jīng)注》是一部以河流水系為綱目,廣輯博采史事遺聞,詳細敘述河流水道淵源及相關自然人文情況的古代歷史地理名著,被后世譽為“賢傳”和“宇宙未有之奇書”。而以《水經(jīng)注》為研究對象的酈學研究涉及經(jīng)學、史學、地理學、文獻學、語言學、考古學、經(jīng)濟學等多學科的諸多問題,綜合性較強。理清歷代酈學研究發(fā)展脈絡,可以反觀我國傳統(tǒng)考據(jù)、金
此為《中國海疆舊方志(增編)》第五輯,按中國海岸線由北至南的順序收集整理江蘇沿海地區(qū)后,把上海地區(qū)單例為一輯出版。共收集當?shù)氐胤街臼欧N,成書六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