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與小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設“何為禮”“何為樂”“飲食之禮”“起居之禮”等目錄,涉及禮樂的起源、禮樂的特點、日常生活之禮等內容,共計十八課。本書的編寫注重現(xiàn)實性,從古代禮儀經典著作中精選出與現(xiàn)代社會密切相關的禮儀條文,用接近現(xiàn)代小學生生活的語句進行解釋,闡發(fā);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注重語言趣味性,力求貼近孩童生活,引起他們共鳴。課后設置踐行禮儀規(guī)范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寓教于樂。本書注重直觀性,圖文并茂,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小學禮樂文明教育》是在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和海淀區(qū)教科院、海淀敬德書院的共同努力下編寫完成的。清華大學禮學中心主任彭林教授師承史學界著名專家趙光賢先生,治學嚴謹,文風篤實。對儒家三禮之學研究用力頗多,特別關注當下禮學重建。
該書還作為“粵港澳大灣區(qū)(香港)中華禮儀教育”成果之一,授權給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和香港馮燊均國學基金會,由香港教育傳媒出版發(fā)行繁體字版在香港發(fā)行。
彭林,男, 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先秦史等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的教學和研究,偏愛經學,尤其注重對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以及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