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按照鐵路選線的基本步驟,依據鐵路選線設計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重點闡述了新線設計中的鐵路能力與建設標準、列車牽引計算、鐵路定線、線路平縱斷面設計、鐵路車站等內容。同時,結合我國鐵路的發(fā)展現狀,介紹了既有高速鐵路和普通客貨共線鐵路的能力加強、改建設計、線路結構修復等內容。 本書內容完備、結構合理,可作為高等院校鐵道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城市規(guī)劃等專業(yè)的本科教材,也可供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運輸規(guī)劃與管理、橋梁與隧道工程等學科研究生、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參考。
1.高速鐵路系列叢書(12本)之一。
2.內容詳實,規(guī)范新,結構嚴謹。
3.編寫團隊涵蓋了多年教學經驗老師及鐵路一線工作人員。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
自2004年國務院批準實施《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以來,我國高速鐵路發(fā)展成效顯著,對促進經濟發(fā)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撐國家重大戰(zhàn)略實施、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普遍歡迎,成為現代化建設成就的重要展示。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鐵路營業(yè)里程1414萬km以上,其中高速鐵路營業(yè)里程達36萬km,居世界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fā)展快、系統(tǒng)技術全、集成能力強、運營里程長、運行速度、在建規(guī)模的國家。為了進一步滿足快速增長的客運需求,優(yōu)化拓展區(qū)域發(fā)展空間,2016年修訂的《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提出:在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的基礎上,構筑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qū)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省會城市高速鐵路通達、區(qū)際之間高效便捷相連。
高速鐵路和普通客貨鐵路選線設計,在設計方法和設計內容上,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都是根據鐵路運輸需求確定鐵路建設標準,根據標準進行選線,然后進行詳細的平縱斷面設計、車站設計等。高速鐵路選線和普通客貨鐵路選線設計的區(qū)別僅僅體現在設計的理念和選用的標準上。高速鐵路設計行車速度高、標準高,且在選線設計中更加注重環(huán)境、城鎮(zhèn)規(guī)劃、資源開發(fā),以及交通、農田、水利設施間的協調,要求總體上相互配合,全局上經濟合理,也更多地采用高新技術。
本書共分7章。第1章介紹了國內外高速鐵路的發(fā)展現狀以及鐵路選線設計的基本任務、程序和應遵循的規(guī)范;第2章介紹了鐵路運量、鐵路能力和鐵路的主要技術標準;第3章介紹了列車運動方程式的推導和求解以及牽引質量的計算與檢算;第4章介紹了鐵路定線的一般方法;第5章介紹了線路的平縱斷面段設計,包括:直線設計、曲線設計,坡度、坡段長度、坡段連接和坡度折減的確定等;第6章介紹了會讓站、越行站、中間站、區(qū)段站和高速鐵路車站的站型、主要設備的配置等內容;第7章介紹了既有鐵路的能力加強和改建,以及高速鐵路軌道結構的修復技術等。
全書由華東交通大學羅錕任主編,華東交通大學馮青松任副主編,華東交通大學劉林芽教授任主審。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羅錕編寫第2、3、5、6章,馮青松編寫第1、7章,陳亮編寫第4章。研究生姜興和丁維洲負責整理部分文
羅錕,男,副教授,博士,土木建筑學院鐵道工程教研室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8項,參與973等、省部級課題30余項;以發(fā)明人被授權發(fā)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獲、省部級科研獎項8項;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
第1章緒論
1.1發(fā)展高速鐵路的意義
1.2國外高速鐵路發(fā)展現狀
1.3我國高速鐵路發(fā)展現狀
1.4鐵路選線設計
1.5鐵路選線設計中應遵循的規(guī)范
思考題
第2章鐵路能力與建設標準
2.1鐵路運量
2.2鐵路能力
2.3鐵路主要技術標準
思考題
第3章列車牽引計算
3.1概述
3.2機車牽引力
3.3列車運行阻力
3.4列車制動力
3.5列車合力與列車合力圖
3.6列車運行方程式
3.7牽引質量的計算與檢算
思考題
第4章鐵路定線
4.1鐵路選線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4.2線路走向的確定
4.3定線基本方法
4.4數字選線的基本步驟
4.5方案的技術經濟評價
思考題
第5章線路平、縱斷面設計
5.1概述
5.2線路平面設計
5.3線路縱斷面設計
5.4橋涵、隧道、路基地段的平縱斷面設計
5.5線路平面圖和詳細縱斷面圖
思考題
第6章鐵路車站
6.1概述
6.2會讓站和越行站
6.3中間站
6.4區(qū)段站
6.5編組站
6.6高速鐵路客運站
思考題
第7章鐵路能力加強與改建、增建
7.1既有線能力加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