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當前主要的研究與開發(fā)方向是模擬、延伸與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tǒng),涉及的技術包括思考的工具、人工智能定義、模糊邏輯與大數(shù)據思維、機器學習、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大數(shù)據挖掘、智能代理、群體智能、機器視覺、智能圖像處理、包容體系結構與智能機器人、自動規(guī)劃、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等方面。本書知識內容較系統(tǒng)和全面,可以幫助讀者扎實地打好人工智能的知識基礎。
本書結構新穎、內容生動,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相關概念與理論,可以幫助讀者扎實地打好人工智能的知識與應用基礎。
周斌斌,目前任職于嘉興技師學院,主要從事智能制造相關專業(yè)教育教學工作,曾獲得浙江省“百千萬”高技能領軍人才的優(yōu)秀技能人才、嘉興市優(yōu)秀工匠、嘉興市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近五年,參與企業(yè)技改項目4項,本人或輔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獲獎10余項,撰寫專業(yè)論文及課題20余篇;開發(fā)教材8本;申報專利20余項,已獲批并取證9項。 周蘇,1982年華東水利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yè)本科畢業(yè),1986年由水電部研究所調入杭州大學計算機系任教,1991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9年調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系任教,2005年晉升教授。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工業(yè)大學之江學院、溫州大學城市學院、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多所院校專/兼職任教,教學經驗豐富。長期從事計算機等專業(yè)教學工作,擔任計算機基礎、計算機導論、軟件工程、軟件測試技術、軟件體系結構、電子商務概論、移動商務、多媒體技術、項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統(tǒng)、應用統(tǒng)計學、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絡傳播技術、網絡生態(tài)學、人機交互技術、藝術設計概論、藝術欣賞概論、計算機平面設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概論、信息資源管理、辦公
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與應用分支,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發(fā)展幾經起落,終于迎來了蓬勃發(fā)展、
碩果累累的大好局面。毫無疑問,一如當年的計算機,之后的網絡,
接著的因特網、物聯(lián)網、云計算與大數(shù)據。今天,人工智能與這些主
題一樣,是每個學生甚至社會人所必須關注、學習和重視的知識。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fā)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
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tǒng)的一門技術科學,它試圖了解人類智能的實質,
并生產出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
的研究包括基礎概念、人工智能定義、模糊邏輯與大數(shù)據思維、機器
學習、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大數(shù)據挖掘、智能代理、群體智能、機
器視覺、智能圖像處理、包容體系結構與智能機器人、自動規(guī)劃、自
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等。可以想象,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
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
人那樣思考,甚至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zhàn)性的科學,包括的知識內容十分廣泛。
本書結構新穎、內容生動,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相關
概念與理論,可以幫助讀者扎實地打好人工智能的知識與應用基礎。
本書內容共分14 課,每課都提供了課后作業(yè)和研究性學習環(huán)節(jié)。本書
后的附錄給出了各課作業(yè)的參考答案。
每課在編寫時都做了以下安排:
(1)精選的導讀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發(fā)讀者的自主學習
興趣。
(2)解釋基本原理,讓讀者切實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相關知識與
應用。
(3)淺顯易懂的案例,注重培養(yǎng)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重視培養(yǎng)
學習方法。
(4)思維與實踐并進,為讀者提供自我評量的作業(yè),讓學習者自
我構建人工智能的基本觀念與相關技術。
(5)研究性學習(或課程實踐)。依托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完成精心設計
的研究性小組活動或課程實踐活動,以帶來真切的實踐體驗。
■ 課程進度安排
本課程的教學進度設計見“課程教學進度表”,供教師授課和學
生學習參考。
■ 建議測評手段
本課程的教學測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即:
(1)每課課前的【導讀案例】(14 項);
(2)結合每課的課后作業(yè)(四選一標準選擇題,14 組);
(3)結合每課的課后【研究性學習】(13 項);
(4)【課程學習與實訓總結】(大作業(yè),第14 課)。
(5)平時學習考勤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