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概述、三寶興教、往生原理、往生修行、眾生感果五大部分,共九章,第一章,創(chuàng)教之尊;第二章,載教之經;第三章,宣教之祖;第四章,感應道交;第五章,修信啟愿行;第六章,修愿導諸行;第七章,修行攝信愿;第八章,現世利益;第九章,往生因果。
(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2-3月備案目錄中)本書對佛教瑜伽行唯識學的根本經典《成唯識論》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方法上,作者打破玄奘的糅譯體例,用“三自性”統(tǒng)攝全書,對唯識學的根本主題進行范疇性詮釋,所涉內容包括:三自性、八識、唯識無境、菩提道次第、對數論與勝論的批判、對部派佛學的批判,及結合漢譯尼泊爾本安慧《唯識三
本書從了義佛法的視角對《金剛經》進行了較為深刻的解讀,揭示了《金剛經》明見自我心性的根本宗旨義趣。并以經中法義為依據,對日常修行中的一些常見現象作了必要的剖析與梳理;倡導佛法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思想;倡導依大乘經典修學佛法,并接受大乘經典勘驗的實證精神;倡導以經中法義為指導,建立不二觀行的日常修持理念。主張理事并舉、以
本書稿緊緊圍繞《楞嚴經》進行解讀,不涉及時勢及世情。講記講解通俗易懂、內容全面寬泛,可以為讀者了解佛學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借鑒!独銍澜洝罚址Q《首楞嚴經》《大佛頂首楞嚴經》,著名佛教經典。唐般剌密諦于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廣州譯出。
(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9月份圖書選題備案目錄中)《溫州民間信仰調查研究》是浙江民間信仰調查研究系列的“溫州篇章”!稖刂菝耖g信仰調查研究》試圖從溫州民間信仰的歷史變遷、溫州民間信仰的基本現狀、溫州民間信仰的文化解讀、溫州民間信仰的當代價值、溫州民間信仰事務的規(guī)范化管理、溫州民間信仰相關成果文獻等六個方面,系統(tǒng)勾勒
(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11月公開發(fā)行圖書選題目錄中)本書20余萬字,是基于作者在山東警察學院所開課程之講義所形成的書稿。主要內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宗教基礎理論,主要是宗教的本質、對宗教的認識、宗教的起源和發(fā)展、宗教的基本要素;第二部分是介紹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的產生、發(fā)
該書是清代學者閔一得體“太上心宗”,行醫(yī)世之功,多年鉆研所著心得。他的理法和功訣皆是結合實際行修而言,絕非純理論的推理。書中遍布不可多得的真修法訣,其中許多真修秘訣,在古代時期,如果沒有很深厚的友情,或者花費巨資,是不可能得到真?zhèn)鞯。他的每部書的解說都十分詳細徹底。最難得的是作者真能將修行中所經歷的各種遇到的情況,和盤
本書是現代五臺山清涼橋吉祥寺能海法師所撰擷的基礎戒律學論典,從十個方面講述了戒律(尤其是別解脫戒)行持的目的、要點、戒相、意義等,強調戒定慧的辯證關系,尤其本論不止明確具體戒相,還詳述了持戒的心要。智敏法師在隨能海法師學習十三年,對于能海法師所講授的包括本論在內的大多經論皆作現場聽聞、記錄整理并得其實修指導。由于此論原
本書是修念佛法門的主要指導經典,有鳩摩羅什、玄奘兩個譯本。文簡意賅,辭約理富,歷代祖師多有著述解釋。應廣大信眾祈請,2017年宗宙法師在上虞多寶講寺為四眾弟子作講解,以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信愿行”為綱領,參考窺基大師《阿彌陀經通贊疏》的緣起、判教和法相解釋,及《阿彌陀經疏》,并援引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和窺基大師《西方
本書為重新審視亞洲大陸的危機以及東亞其他地區(qū)的反應,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以隱元大師的故事為中心,本書作者吳疆教授揭示出隱元大師東渡的意義遠遠大于一個佛教宗派的暫時成功,更重要的是隱元大師向日本引入了一種新的本真話語,引起了日本本土主義的挑戰(zhàn),并最終開啟了一種新的世界觀在前近代東亞社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