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文學敘事的形式描寫了張拭的一生,將張拭的家庭經歷、求學經過、宦海浮沉、治學路徑等一一呈現,生動刻畫了張拭家傳忠孝、學造精微的形象,提綱挈領地展現了張涵察并進、知行互發(fā)的思想精髓。
三國風云,人物薈萃。陳壽生于蜀中,經歷了劉禪登基到投降魏國,及魏國覆滅、西晉建立等一系列事件。他師從蜀國儒學大師譙周,與李密等共同學習詩書,同時與朝中奸臣對抗,與三國各路名人相遇相交。炎興元年,蜀國滅亡,劉禪及譙周等大臣去往魏都。西晉代魏后,司馬炎暗中害死譙周,陳壽逃回老家,按照老師遺愿,閉門數載寫成《三國志》。
本書通過人物命運去透視歷史,打開歷史與人物的觀照。圍繞揚雄的跌宕命運,以及與之交集的人物群像,還有周遭的宮廷事件,對人性深度做了各種可能性的開掘,立體鮮活地呈現了一代大儒的傳奇人生,一展西漢時期風云變幻的歷史畫卷。
本書不僅描寫了秦九韶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數書九章》的過程,還書寫了其個人生活,在歌頌秦九韶對中國古代數學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展現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彰顯了秦九韶的才學和風骨。
本書歷經十年時間編寫,收集了唐宋詩詞中運用的絕大部分詩詞典故詞匯,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古代典故在唐宋詩詞中的應用數量、應用方式和應用特點,對于格律詩詞學習、創(chuàng)作、研究,對于古代詩詞鑒賞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是迄今為止,國內最為全面的一本詩詞典故工具書。典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書對于傳承、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具
本書分為緒論、結語及八章,主要內容包括:從主體性視域介入新時期文學過渡狀態(tài)的可能、方法與路徑;過渡狀態(tài)中文學主體性問題的文學史意義;“撥亂反正”與“新時期”:過渡語境的形成;從“革命英雄”到“人道主義”:啟蒙話語的歷史反復等。
蘇東坡是中國儒釋道文化的人格縮影,是一座令后人“仰之彌高,鉆之彌深”的文化高峰。東坡寓惠,是嶺南文化發(fā)展史中的一件重要事件。蘇東坡寓居惠州兩年八個月,留下詩詞、雜文近600篇,為惠州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影響惠州千年。本書從蘇東坡寓居惠州期間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選了32首,按創(chuàng)作時間排序,并請評論家對所選作品進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毖瓪v史之余響,追大唐之勝音;以濃烈之筆墨,勾勒陳子昂波瀾起伏的一生。且看盛世詩人陳子昂如何宦海浮沉,詩意平生;且聽詩歌盛唐又是如何由他而起,吐納天地。
漢景帝末年,蜀郡連年災荒芫,匪患縱橫,諸夷頻反,流民遍地。廬江郡舒城人文黨臨危受命,出任蜀郡太守,由此開啟了數十年治蜀興蜀的艱難歷程,開河渠、引山泉、改良田千頃,最終將貧瘠之隅變?yōu)楦嚯橹亍?/p>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板車拉出來的監(jiān)測中心;“十九大”代表是個“山水郎中”;她用試管裝著“青山綠水”;踏平坎坷成大道;環(huán)保監(jiān)測的微型“天眼”;采樣歷險記;拼搏中的奮進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