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草品種試驗回顧與進展(2008—2022)》主要回顧了重慶市從2008年至2022年這15年間在草品種試驗方面的發(fā)展歷程和取得的成果。內容涵蓋了飼草飼料工作機構的沿革、重慶市草品種試驗的概況、國家草品種區(qū)域試驗的具體實施情況、草品種的篩選與評價、生產示范、主導草種與主推技術,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等多個方面。此外,書中
河北省有著“兩山一壩”——太行山、燕山、壩上草原的地理環(huán)境,豐富的植物資源,加上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等這些紅色題材,使我們燕趙盆景獨具特色。本書從自然、地理、文化資源,燕趙盆景歷史及現(xiàn)狀,燕趙派盆景的形成道路,以及盆景的創(chuàng)作和養(yǎng)護技術等方面對燕趙派盆景進行了初步探討,旨在探索河北省盆景發(fā)展前景,使其燕趙地方藝術特色的
本書根據(jù)茄果類蔬菜的生理特性和栽培實踐,從綠色防控和健康優(yōu)質栽培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介紹了茄果類蔬菜育苗技術和苗期常見病蟲害診斷及防治技術,露地、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番茄、辣椒和茄子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和常見病蟲害診斷及防治技術,以及茄果類蔬菜生產管理新技術。
本書選取了蘋果、桃、梨、杏、櫻桃、葡萄、棗、柿、獼猴桃、柑橘、芒果、荔枝、枇杷、龍眼、香蕉等15種常見果樹。每種果樹從建園技術、果園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突出了針對性、適用性、通俗性和對現(xiàn)代農業(yè)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旨在為果農提供科學的栽培技術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從而提高果樹產量和品質,促
自舊石器時代晚期,當?shù)谝粋遠古人類驚異于花的美麗,將它的線條劃刻在石頭器物上時,人們便建立起與這種自然造物之間的羈絆。 回顧人類文明史,花的身影從未缺席;ǖ挠猛緲O為廣泛,它不僅是帶有宗教和社會象征意義的符號,也是諸多建筑、紡織品、繪畫和詩歌中的永恒主題,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學元素和情感載體。 著名人類學家杰
本書共包含8個項目:項目1果樹生產基礎知識,項目2果樹育苗,項目3果園的建立,項目4果園土肥水管理,項目5果樹整形修剪,項目6果樹花果管理,項目7果樹病蟲害防治,項目8設施果樹生產。每一個項目均由項目導入、任務和實訓(其中實訓單獨設置“活頁式”實訓手冊)組成,全書共48個任務,26個實訓。本書編寫過程中貫徹“項目引領,
本書較為全面地分析、總結了靈芝、羊肚菌、長根菇、猴頭菇、草菇、雞腿菇、大球蓋菇等珍稀食用菌生產中的誤區(qū),著重介紹了珍稀食用菌的生長發(fā)育條件、栽培季節(jié)、栽培模式、菌袋(菌棒)制作、出菇管理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本書內容新穎、翔實,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可操作性強,設有“提示”“注意”“提高效益途徑”等小欄目,可以幫助讀者更好
全書以普及綠色食品實際可操作技術為宗旨,詳細闡述了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標準、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綠色食品蔬菜產品標準、綠色食品代表性蔬菜生產操作規(guī)程、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等。書中匯集了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農藥使用準則、包裝通用準則、貯藏運輸準則,白菜類蔬菜、瓜類蔬菜、茄果類蔬菜、蔥蒜類蔬菜等綠色食品標準以及大白菜、黃瓜、番
全書分十四章,第一章簡要介紹蔬菜品質和人類健康的關系;第二章介紹蔬菜品質的構成;第三章至第十一章系統(tǒng)介紹蔬菜品質的主要構成成分及合成途徑,包括色素、糖、淀粉、酸、維生素、礦質元素、特色風味物質等;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主要介紹影響品質形成的外界因素,如光照、溫度、肥料、水分等。
圖說特種果樹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