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胡小石先生早年開設(shè)“中國古代批評史”“修辭學史”等課程的講義編成,其中第一部分以南京大學圖書館藏稿本《中國文學批評史》為底本,是第一次整理發(fā)表,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本書分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文學史講稿”“中國修辭學史”“唐人七絕詩論”四個部分,體現(xiàn)出胡小石先生在古代文論、古代文學多方面的成就。
內(nèi)容簡介:漢武帝元狩五年,大漢驍將、李廣之子李敢于甘泉宮密林離奇身死,天下傳言是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了他。戰(zhàn)無不勝的漢軍集團因此分裂成新舊兩個陣營,劍拔弩張,幾成水火之勢。曾配屬驃騎將軍霍去病,卻與李敢并肩作戰(zhàn)過的繡衣直指尹鵬顏,不顧父親反對,為彌合兩軍紛爭、查明真相只身前往甘泉宮調(diào)查。朝廷為讓事件體面收場,另調(diào)近似盜匪
法國歌劇詠嘆調(diào)選集(女高音)分為上、下兩冊。本書為下冊,這套譜子的特色是字對字的翻譯,字對字的翻譯對大家理解作品、學習作品、包括欣賞作品、演唱作品都有極大幫助。以往國內(nèi)出版的一些法國詠嘆調(diào)集存在種種不夠規(guī)范的地方,一個嚴重的就是單詞的字節(jié)和音符以及節(jié)奏對應不準確。在法語單詞和音符對應錯誤的時候,會帶來很多問題,非常影響
埃德娜理應是幸福的。作為上流社會的闊太太,她只需要相夫教子,款待賓客,就可以維持一種鑲著金邊的生活。對丈夫,她偶爾也覺得愛他,而他也待她不錯?煽傆惺裁戳钏龕瀽灢粯。直到那個夏天,他們一家去格藍島度假,她邂逅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人……那個夏天,她看待世界的眼光變了,一個嶄新的聲音在她體內(nèi)蘇醒。 1899年,《覺醒》初次
《閩南的匠人》講述的是漸漸式微的閩南傳統(tǒng)非遺、匠人匠心和他們的手藝故事。作者將匠人們的喜怒哀樂以故事手法撰寫,同時輔以印象手記及手藝過程,每一個故事均完整耐讀。一個個人物,一個個故事,她是做木梳餅的陳有糧大姐,靠著對甜的依戀,做出香甜酥脆古早味木梳餅;他是李起平,離開奮斗多年的繁華都市,回鄉(xiāng)接任傳承,當一個做“捆蹄”的
《律師故事》是一部由律師創(chuàng)作的長篇都市情感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律師行業(yè)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張滄文律師與舊相識余靈相遇后,受余靈之托辦理了案件,后與余靈結(jié)伴旅行,游山玩水,加深了感情;歸來余靈病發(fā),成了植物人,張滄文對愛情忠貞不渝,守候著余靈,并與一些律師朋友設(shè)立了律師調(diào)解室,為諸多人士提供了快捷、專業(yè)的法律服務,解決
這是一部研究詩學的專著,對詩的詩眼、空間、意象、意境、境界等諸問題進行了重新審視,辨析頗具新見。本書對“詩的本質(zhì)是什么”這一核心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見解,認為詩的本質(zhì)是意境,并通過系統(tǒng)的論證強化了這一觀點,又進一步將意境比作詩歌的基因,強調(diào)沒有意境則無法構(gòu)成真正的詩歌,從而對詩歌與其他文學體裁的區(qū)別作出了明確界定。這一理論
通”本義表示到達,與“窮”、“塞”相對,表示流通、通正的狀態(tài)。本文借助“通”這一關(guān)鍵詞作為切入點,串聯(lián)起《文心雕龍》問題意識與批評方法,更能借以揭示《文心》批評方法的民族特色。本文分為以下四章:第一章以“通其不通”為標題,探討《文心》批評方法的問題意識。《文心》是一部救弊之作,劉勰不僅看到時代中文學理論批評的三大困境,
《北漂者說2:讀書記》是一部隨筆式的文藝評論集。作者是職業(yè)編輯,卻以“夜讀者”的身份視角切入,用深沉的感情,對各類文學圖書進行研讀思考、點評解析以及書畫影視等門類的觀摩品賞,詮釋了“文學就是人學”的創(chuàng)作原則與生存鐵律,敘寫北游京城從事文字編輯工作二十多年來的喜聞樂見、甜酸苦辣,字里行間或懷念,或抒情,或憐憫,或評判,或
本書展現(xiàn)了隋亡唐興這一歷史巨變,記錄了從隋煬帝楊廣奪嫡到唐太宗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這二十余年間發(fā)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匯聚了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四代帝王,楊玄感、李密、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眾多亂世豪杰,以及楊素、劉文靜、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等眾多名臣將相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