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叢書:成唯識論注釋》之內容,論說人類存在之根本依處即阿賴耶識,其中所藏之種子,由于緣起而形成現在,同時又造作未來,因而展開宇宙之一切,期以觀萬法唯識所現,體證諸法之真理。其內容為:(1)卷~至卷二前段,論釋“由假說我法”等頌,破斥執(zhí)著實我、實法之外道及小乘。(2)卷二中至卷四中,論釋“初阿賴耶識”等頌,闡明阿賴耶
邵彥和,宋代浙江衢州人,六壬宗師,壬學傳世之人。其學生匯輯邵公日常占驗而成的《大六壬斷案》一書,乃壬學之指南,學者之圭臬。書中課例的壬占理則和用象方法,神妙非常,學壬者未有不以契悟《大六壬斷案》為終身目標者。是書內容豐富,其所涉及的領域,遠遠超越了壬學乃至《易經》、術數的范疇,甚至于古代的政治、經濟、官制、人物、民俗
《繪圖地理人子須知(上下)》是故宮藏本術數叢刊之一,明代徐維志(善繼)、維事(善述)兄弟所著之《繪圖地理人子須知(上下)》,是集堪輿學大成之作,在巒頭方面有杰出成就,是風水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據序中所記載,二人本孿生兄弟,少年遭家難而棄儒治堪輿之學,游學四方,遍訪名師,先后游歷燕、齊、吳、楚、閩、粵等地,同時注意考察各地
《佛典叢書:千手千眼觀音陀羅尼疏注》全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本書述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因由、發(fā)愿、十五善生、不受十五惡死等之功德,千手陀羅尼及受持之功德、咒詛法、四十二手各各之功德,日光、月光二菩薩擁護之咒等。由于經中《大悲咒》普遍流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就成為民間最受尊敬的菩薩之一
本書概述是以古希臘—西方文明為主要線索的,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典型性影響力,其人本內核的浪漫人文傳統(tǒng)、獨神論宗教、唯理論哲學和經驗論哺育成長的近代科學,在相當深度的意義上左右了整個近現代乃至“后現代”的人類歷史進程,而這一切的源頭,如同本書開篇所述不過就是神話。
《佛典叢書:百法明門論講析》是研習唯識學的基礎讀物,為大乘佛教對宇宙萬有之分類,明乎此則知“萬法唯識”之歷,可得正確的宇宙人生觀;所述“五位百法”是唯識學的名相提綱;亦為瑜伽行學派對心理學的簡要說明,從而探涉心理活動及心理現象的體性、作用,乃至對善心理的提倡,對惡心理的對治(醫(yī)療),以達到凈化社會和完善人格!斗鸬鋮矔
本書收錄了特蘭特圣公會議的教規(guī)和教令,并增補了中文譯者對特蘭特會議及其成果的一些初步思考,所加注釋較多,內容涉及宗教文獻、宗教概念、歷史事件、歷史地理以及歷史人物等方面。
本書為作者講授宗教哲學課程的講義。作者將基督宗教只當作特例的一般的宗教哲學,站在非宗教徒的立場,借助“生存論”的視角,以一種“同情之理解”的態(tài)度,探討宗教與人生意義、人世苦難、人生境界等等的關系。
《佛典叢書:佛陀遺教經典》以《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和《地藏菩薩本愿經》組成!斗疬z教經》敘述釋迦牟尼涅槃前,垂教之事跡,謂佛入滅后,當以波提木叉為本師,以制五根、離嗔恚、傲慢等,勉人不放逸而精進道業(yè)!端氖陆洝犯爬ㄡ屽饶材嶂匾越趟氖,是佛門弟子攝身修心的一部寶訓。《八大人覺經》為釋迦牟尼宣示
本書由四種涉及佛教倫理道德的小書組成,即《善生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十善業(yè)道經》、《佛說業(yè)報差別經》,對于認識佛教倫理道德、凈化人們思想、提高道德修養(yǎng)都有較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