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周嘯天教授應出版社之約,專門寫作的一本講授詩詞創(chuàng)作的讀本。周教授在本書中借用傳統(tǒng)文論話語,將詩詞寫作分為十談,依次為時序、明詩、聲律、駢偶、詩體、語言、詞體、曲體、镕裁、知音,為理解方便,各篇另起了一個新鮮的題目,如:詩的本質(zhì)、不學詩無以言、敬畏新詩、文言的魅力、詩詞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四聲八病與永明體、平仄黏對與律詩、
本書是一本唐詩鑒賞圖書,由周嘯天教授精選唐詩300首而成。對比前人版本,本書中選采了許多不見錄于其他版本的作品,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劉希夷《代白頭吟》,還有七言律詩之“尤要者”,如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許渾《咸陽城東樓》,以及中唐詩人“尤要者”李賀的作品,等等,彌補了遺珠之憾。同時,為了便于廣大唐詩愛好者研讀
本書是一本周嘯天教授所著的盛唐詩歌賞析的讀本,包含諸多名篇,如《蜀道難》《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杜甫“三吏”“三別”,《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等等。周嘯天教授鑒賞方式靈活,說解思路開闊。對于那些有多義有多解的,他不以自己喜好為準,偏好一家一言,而是盡量提出多種合理的解
本書是一本周嘯天教授所著的中唐時期詩歌的賞析讀本。作者知識淵博,見識深廣,他讀詩,不是只讀眼前的一首詩,而是聯(lián)系古今,貫通東西,引讀者領略人類共同的情感和命運他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引用自然而流暢,讀者于字里行間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橫溢的才氣,讀來頗感暢快。全書從岑參的“悲壯奇麗”、韓孟的“奇崛險怪”到白居易的“雅俗共賞”
本書是一本周嘯天教授講授先秦至初唐時代詩詞歌賦賞析的圖書,包含《詩經(jīng)》如:周南·關雎、周南·葛覃、周南·卷耳、桃夭,《楚辭》如:離騷、九歌·湘夫人、九歌·山鬼、九歌·國殤、九章·涉江、風賦、鵩鳥賦,《漢樂府》《古詩十九首》,曹操《蒿里行》《觀滄!罚諟Y明《歸園田居》《桃花源詩并記》,虞世南《蟬》,盧照鄰《長安古意》,
本書是周嘯天教授所著的晚唐時期詩歌的賞析讀本。在當下,越來越有一種共識,即詩詞美的奧秘不可窮盡,古典的詩詞美也需要當代讀者以現(xiàn)代意識與現(xiàn)代眼光去審視,從而使傳統(tǒng)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周嘯天教授在吸收中國古典詩學精華的同時,如能恰當?shù)匾孕聦W科、新方法對古典詩詞作進一步研究。本書從李商隱的“沉博絕麗”、溫庭筠的“才思艷麗”到杜牧
本書是一本周嘯天教授所著的講授詩教及詩歌賞析的讀本。詩教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本書通過說詩詞、說賞析、說七講、無一字無來歷、因病致妍、古今言殊、賞析示例等幾個部分,講詩詞賞析的方法以及如何在詩詞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書中以平實易懂的語言,將詩詞欣賞的七個層面:識字、知人、論世、詩法、會意、吟誦、比較,娓娓道來,使讀
本書是一本講述中國詩歌發(fā)展歷史的圖書。詩是源遠流長而發(fā)展長足的文學樣式,從詩體發(fā)展的角度看,近體詩運動的完成,為中國詩史畫出了一條分界線。在此以前,為詩體的演化發(fā)展階段:從原始歌謠起,中國詩體之句式由二言、三言、四言、雜言,而五言、七言,體制由古體而近體,經(jīng)過歷史的選擇,確定了五七言古近體(細分為:五古、七古、五絕。七
本書是一部長篇小說,以重慶開州半坡村老農(nóng)向安隆一家脫貧致富的故事,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nóng)村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向家的子女,由幾十年前人人向往城市,到后來有的扎根農(nóng)村,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有的響應中央號召,主動到貧困山區(qū)當駐村第一書記,帶領山區(qū)人民擺脫貧困。本書首次出版時,正值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
本書收錄了梁曉聲近年創(chuàng)作的20余篇散文隨筆,以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工作經(jīng)歷為基礎,隨感記事而成。文章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現(xiàn)代,回憶往昔。書中有對地理風物的描寫,有對普通人故事的記述,也有作者自己的思考。書中有對往昔的追思,有對今朝的寄語,也有平凡人家的喜怒哀樂,看似平淡,實則飽含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用飽含深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