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館譯語》清初刻本西番譯語。西天館,明、清時負責翻譯古印度語言文字的機構。始設于明成祖永樂五年,設譯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初隸翰林院,清乾隆十三年并入禮部。由此書是窺知明代官話實際發(fā)音的寶貴對音資料,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赤
《中國佛性論》以中國佛教思想核心之一的佛性論為主題,從中國哲學發(fā)展史的全局著眼,將佛性論置于廣闊的歷史范圍內進行考察,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中國佛性思想流傳、發(fā)展的全貌。全書對中國佛教之佛性的起源、演變和思想體系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了中國的佛性思想與印度的佛性學說的差別,并借以探討佛教中國化的成因和表現(xiàn)。本書是我國學術界第一部
此書為2003年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的續(xù)篇。內容分為兩個部分,部分雪域親歷記為作者生前的創(chuàng)作,主要包括《略述旅藏蒙僧概況》《西藏三大寺之由來及其組織》《朝山日記,1944年》《藏滇茶馬古道紀行,1945年》《熱振活佛事件》《尼泊爾游記,1948年》《舊西藏的差徭制度》等文章。作者記錄了當年
神話故事是原始的自助心理學。千百年來,人們都是通過此類故事來解釋生命和人性的奧秘。本書精選了古希臘、古羅馬、希伯來、埃及、印度、美洲原住民、毛利、凱爾特、北歐等各文化的五十余則神話、傳說,再從現(xiàn)代心理學的視角加以解讀,引領讀者一同經歷生命的各個旅程。我們可從中窺見自己的影子,洞悉故事中所蘊藏的深層意義,并學會化解自身在
狐文化前期是圖騰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狐妖不僅體現(xiàn)出一般意義的宗教觀念,例如所謂物老為怪等,更包含著許多狐妖所特有的宗教觀念,以致我們可以用狐妖觀念、狐仙觀念之類的概念來概括關于狐的變化、修煉等特殊內容。在狐妖身上也非常特殊地體現(xiàn)著中國人的倫理觀、女性觀等等,折射著不是對狐而是對人
達斡爾族的薩滿信仰由來已久,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雖幾經風雨、斷續(xù)飄搖,卻一直在民間保持著強韌的生命力。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在改革開放的寬松文化環(huán)境下,中國內蒙古東北部地區(qū)出現(xiàn)了以斯琴掛、沃菊芬為代表的新一代達斡爾族大薩滿,她們活躍在呼倫貝爾地區(qū),十幾年間舉辦了上百次祭祀活動,使得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達斡爾族傳統(tǒng)薩
本書將地方歷史碎片放入整個歷史大圖景中進行觀察以確認這些碎片在其中的位置以及這些碎片互相之間的關系。同時參考多樣的數(shù)據,包括道教內部文獻、官方史料、地方志與宮觀志、碑刻文獻、筆記、小說、傳說故事以求得到不同角度的敘述與觀察,從宗教內部與外部搭建分析架構。本書由三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代表一種對地方道教的觀察角度。第一部分
本書分為“外國神話研究”“古代神話研究”“跨學科神話研究”“巴蜀神話研究”“少數(shù)民族神話研究”“青年論壇”等板塊,共收入學術論文二十篇,從不同角度對神話進行了深入研究。
本書為古籍整理點校類圖書。本文集中選編了憨山德清最具代表性的闡釋儒釋道中華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著作,包括《道德經解》《觀老莊影響論》《莊子內篇注》《中庸直指》《大學綱目決疑》《圓覺經直解》《金剛經決疑》《般若心經直說》《起信論直解》《肇論略注》等,對原文采用現(xiàn)代標點、分段,希望能夠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了解憨山大師思想及學習中華
海南的漢族民間信仰活動豐富多彩,由于島外移民來源地、生存地不同,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形式和多元發(fā)展的趨勢。其中最常見民間活動是在春節(jié)、元宵節(jié)期間,以及以軍坡和公期為載體的祀神游神等活動。此外,一些地區(qū)還有“行符”“圓年”“公掃村”等,盡管其名稱不同,但往往活動的目的相同,形式也大同小異。對此,歷代的海南地方志文獻記載少而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