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哈爾濱師范大學世界史研究資深專家張曉校教授主編,共收錄海外漢學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以及古羅馬史料等歷史研究文獻中文譯稿15篇。譯稿原作取自國外公開出版發(fā)行的學術期刊,其內(nèi)容均為本領域內(nèi)具有代表性的高質(zhì)量學術文章或相關史料。譯稿作者堅持忠實于原著的翻譯理念,力爭使譯作原汁原味地體現(xiàn)原著思想、風貌。全
《長江近代歷史資料選輯》本書由南京大學李玉教授主編,旨在將近代與長江相關的歷史文獻進行集中整理,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史料的支撐和歷史的借鑒。本書所收錄的文獻,包括近代出版的長江志、長江文化相關圖書,以及長江航道、長江沿線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圖書、調(diào)查報告、期刊雜志等。本書的出版,將深入發(fā)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為
本書是一本黃自先生的紀念性文集。黃自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最重要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對國內(nèi)專業(yè)音樂教育影響深遠。2024年是黃自120周年誕辰紀念,本書收錄數(shù)篇黃自先生的文章,回顧他對于中西方音樂的理解,并通過其弟子及后代的紀念性文章幫助讀者了解黃自先生的音樂作品。書中收錄黃自先生全部聲
本書以時間先后順序,展現(xiàn)近世東亞海域史上的八位歷史人物(箕子、平道全、金誠一、鄭斗源、林慶業(yè)、黃景源、博明、盧以漸)及其相關事件,通過每一個人物個案,帶出其背后有關東亞海域史的共性問題及其分析,分別涉及歷史記憶、歷史書寫、國族意識、身份認同、跨國交流、文化傳播等不同角度。本書所涉及的人物及其相關事件,均為前人述及較少或
《書話文脈》是南京大學徐興無教授的最新力作,以“書”為引,對“中國文脈”做出細致的梳理!拔拿}”是當下談論歷史文化或是文化傳統(tǒng)的流行詞語,守護、賡續(xù)中華文脈已經(jīng)成為時代的強音!稌捨拿}》共24篇,全書從《何為文脈》入題,從《江山與江湖》到《諸子百家和國際政治》,從《阮元與鎮(zhèn)江人的書》到《歷史記憶中的牡丹詩會》……既包
劉基是明末重要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本書從志在大儒與成為半仙切入,較為全面地論述了劉基的生平及其思想變遷。全書分為七章,分別展現(xiàn)了劉基的抱負與元代末世的沖突,劉基對明朝的復雜心態(tài),開國軍師這一身份究竟是否真實,劉基幽微的遺民心態(tài),劉基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風格嬗變,劉基的散文創(chuàng)作及其學術思想,劉基不同時期的交游情況等方面的
本書是陳祖德在身患癌癥之后在醫(yī)院寫出的一部極其優(yōu)秀的自傳。作者面臨生死考驗,因而能夠站在更為超脫的高度,冷靜地回顧和觀照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圍棋生涯及心路歷程,回憶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及前輩、老師、朋友對他的幫助和指導;寫出他同眾多圍棋高手對弈的經(jīng)歷及眾多棋手的形象風采,并寫出了不斷超越自我的深刻體驗。
《蒙古秘史》與《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合稱有關蒙古歷史的三大著作。本書于13世紀中葉成書,是最早用蒙古文寫成的歷史文獻,是研究蒙古社會發(fā)展史的最重要典籍。內(nèi)容記述蒙古人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窩闊臺汗時期的事跡,為研究蒙古早期的歷史、社會、文學、語言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睹晒琶厥贰返拿晌脑疽咽鳎F(xiàn)存的是明初的“漢譯蒙音本
本書的蒙文原意是:記載古代(蒙古)可汗們的源流,并建立國家綱要的黃金史綱。編著者羅卜桑丹津為清代乾隆年間博學的喇嘛,成書時間在1649—1736年之間!睹晒劈S金史譯注》由札奇斯欽1962年譯成,1978年修訂。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蒙古黃金史〉與〈蒙古秘史〉之間關系及其異同》!睹晒劈S金史》從成吉思汗的祖先
玄鳥文叢是我社策劃的一部文史哲學者的學術隨筆集。該書稿為王子今先生學術隨筆匯編,共分為三組:秦漢文化史瑣談;秦漢研究的學術史;“秦漢之規(guī)摹”:帝制時代的社會文化。分別從秦漢時期的文化史、學術史、社會史向我們展示了秦漢時期的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禮儀制度、文化制度,描繪出華夏民族在秦漢時期的精神風貌和時代精神。概述了秦漢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