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兩冊,每章包含日記體文本串講、原文+注釋、自然傳奇(講解地理知識)、踏遍河山(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相關地理位置、特色美食、歷史典故等自然或人文知識)等板塊,是一套把地理和人文有機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少兒博物類圖書,讓讀者在文字中感受徐霞客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領略山川名勝之美。
本書系統(tǒng)論述了王安石生活的時代、他的思想、成長軌跡,執(zhí)政前后的活動,新法內容及其成敗,并兼及王安石的學術、詩歌、文學、家庭生活與交友等。
《珠海文史第三十二輯》是珠海市政協(xié)文史委編印的刊物,以挖掘、整理珠海歷史人文資源和改革開放歷史資料為主旨,自1985年創(chuàng)刊以來已出刊31輯。2024年《珠海文史》共有紅色追憶、口述歷史、特區(qū)建設、歷史鉤沉、地方風物,5個欄目共22篇文章,文章堅持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的原則,充分體現(xiàn)親歷、親見、親聞“三親”的特點,數(shù)據(jù)準確
本集刊是專注于運河及相關問題的綜合性學術集刊,所刊論文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也會刊登與運河有關的自然科學如地理、工程、水利、環(huán)境等方面的論文。本輯為《運河學研究(第13輯)》包括江蘇淮安板閘遺址發(fā)掘收獲與思考、明代運河山東段水源補給系統(tǒng)中的泉源管理等文章。
昌黎縣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全省首批擴權縣。近年來,昌黎以路為綱、以水為韻、以綠為底,強化基礎設施、精細城市管理、涵養(yǎng)城市精神,成功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縣城、全省潔凈城市,連續(xù)三年獲評“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市”。這本畫冊里的200多幅精美攝影作品都是從《錦繡昌黎》欄目里精挑細選出來的。畫冊收錄了29位攝影家的294幅攝影
《又聽栗花香》是一本深度探索青龍板栗的著作,圖書內容來源于新華指數(shù)研究院和中國農村雜志社對青龍板栗的深入調研。青龍是京東板栗的主產區(qū),其板栗軟糯香甜、品質卓越,值得品鑒。書中以廣闊視角審視和記錄青龍板栗的生態(tài)地理、產業(yè)發(fā)展、歷史人文,既展現(xiàn)了板栗的卓越品質,又致敬了青龍人民及其夢想。對產業(yè)研究者、文化傳承關注者、美食愛
本書完整、科學、客觀地報道了2006年考古發(fā)掘的道塘里、銅鑼山、鳳凰山三處窯址的發(fā)掘資料以及同年的調查資料,分別對道塘里、銅鑼山、鳳凰山三處窯址的自然環(huán)境、地層堆積、揭露遺跡、出土遺物進行詳細介紹,采取統(tǒng)一標準尺度整理考古調查發(fā)掘資料,通過地層學、類型學的比較研究,參考年代學和各地紀年材料,對其進行考古分期,借助自然科
\"國務院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編制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詞典》(以下簡稱《詞典》)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邊普查、邊應用”指示要求,及時發(fā)布并推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査成果社會應用的重要舉措。地名詞典是以地名為收錄對象的工具書,匯輯政區(qū)、山水、名勝、交通等各類地名,能夠為地理信息
書稿分為八章,分別介紹韶山毛氏家族的歷史淵源,毛澤東如何引導一家人走上革命道路,毛澤民、毛澤覃、楊開慧、毛澤建、毛楚雄、毛岸英六位烈士的生平事跡和杰出貢獻,等等。書稿使用大量珍貴檔案,記述毛澤東一家的奮斗與犧牲,呈現(xiàn)中國共產黨人的情懷與使命。通過原始檔案,講述感人故事,精選珍貴回憶,夾敘夾議,彰顯檔案類圖書的真實性、可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明發(fā)展的昌盛時期,“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八雾嵨幕笔蔷哂兄袊鴼馀珊驼憬孀R度的重要文化標識,展現(xiàn)了多元包容、百工競巧、追求卓越、風雅精致的文化氣象!捌匪巍毕盗袇矔且惶纵^為全面的兩宋人文通識讀物,將兩宋文化的精華概括提煉,以通俗的文字、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讀者面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