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自其產生以來,就伴隨著角色爭議。它像一個企業(yè),又不是企業(yè),是學校,又非純粹的學校。本書通過進入現場,以個案敘事的形式深入分析一所辦學25年歷史,涵蓋幼兒園到高中,囊括普通教育、國際中學、教育培訓等多個類型的民辦教育學校,呈現了90年代至今民辦教育政策變革中普通民辦學校的興衰歷程,剖析民辦學校治理中的矛盾與機遇,
本書主要介紹了甌海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成果,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踐,從宏觀區(qū)域發(fā)展到微觀校園治理,詳細闡述了數字化轉型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影響。第一章提到了頂層設計在區(qū)域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強調了數字技術在校園治理中的新轉型,第三章探討了智慧應用在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第四章介紹了數字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新發(fā)展,第五章探討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伴隨著中國對外援助及整體南南合作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援助國與新興援助國之間的碰撞、相互影響與嘗試融合,必然對國際發(fā)展合作的走向及新規(guī)則的產生帶來重要影響。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國內外學界開放思路,總結過去的經驗與教訓,不斷探索,提出新的理論。本書分析非洲教育發(fā)展的概況和在發(fā)展和變革中的價值選擇,以及
在世界全球化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在改革開放后,亟需與世界各國加強相互交流、了解和合作。然而,對遙遠的拉丁美洲國家即西班牙,我們還一直比較陌生。隨著一帶一路的發(fā)展,我國對拉丁美洲國家及西班牙的交往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了解拉丁美洲及西班牙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該書由作者發(fā)表過的論文組合而成,分為三大部分。 1、
本叢書以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為指導,以時間為經,以國別為緯,運用目前收集到的最新史料,系統(tǒng)翔實地闡釋了原始社會至21世紀初外國教育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是一套內容更全面、更豐富、更系統(tǒng)、更有深度和學術水平的多卷本外國教育通史叢書類著作。本叢書在系統(tǒng)展現外國教育思想、教育實踐與制度歷史發(fā)展過程的基礎上,深刻揭示了各歷史時期不同國家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而公布的一個重要文件,是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tǒng)籌發(fā)展、提升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頂層制度安排,對更好發(fā)揮教育強國建設在全面推進強
本書(2005年第一版,2013年第二版)在使用過程中深受師生的歡迎,2013年出版的第二版,累計銷售4187冊。但是,隨著新時代教師教育政策的變化和中國教育史學術研究的發(fā)展,有進一步修訂完善的必要。主要修訂如下:一是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適當增加了拓展閱讀的內容;二是對第十七章的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第十九章的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
本報告的編撰主要著眼于近5年民辦教育發(fā)展概況和民辦學校系統(tǒng)內部尤其是師資建設、學生發(fā)展情況。課題組收集了涵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的民辦教育基本數據;同時,致力于分階段建設民辦教育數據庫,為政策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本報告呈現了我國當前民辦教育領域改革發(fā)展的現狀,剖析民辦教育實踐中師生發(fā)展所面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進
專著,本書是2023年度教育政策研究報告。由“總論+專題”組成的年度政策“體檢”報告?傉撜驹谌帧⒘⒆闳、把握要點、兼顧各方,對2023年國家和湖北省的教育政策作掃描式概述,形成總體判斷和整體印象;專題報告,突出年度特色和重點,聚焦年度教育政策熱點,進行深度剖析,梳理這類專題的政策脈絡、現實狀況、問題原因,提出政策
《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附錄)》由來自美國26個州的41位國家級科學教育專家組成的編寫團隊開發(fā)完成,是目前美國最新的一部科學教育標準,是指導科學教育的綱領性研究文獻。在整個研發(fā)過程中,全美各州參與小組都給作者提供非常實用的反饋意見和指導建議。該標準的制定,對k-12年級的科學教育課程制定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科學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