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歷史資料為基礎,將人物和具體時間作為主線,運用簡潔幽默的語言,以故事的形式為讀者全景展示出明朝帝王以及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讓讀者在輕松地環(huán)境中領略大明朝的風采。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到1644年滅亡,先后經歷了16個皇帝,走過了276年的光景。明朝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時代,是在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由社會底
本書將以首部評書與文字相結合的C羅傳記作為基底,增補內容、升級裝幀精心籌劃的一部特裝版圖書。全書記述了從C羅出生直至2024年歐洲杯到來前這39年間的故事,全方位展現(xiàn)了C羅的成長過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C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全書用一百單八章,超過23萬字的海量敘述,輔以數十張高清大圖,將C羅的
本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會財富總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講述不同時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輾轉騰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則是解釋了兩宋增加的財富沒能轉化成再生產資本的原因。 諶旭彬的寫作打破了當前大多數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統(tǒng)史觀,聚焦無法在歷史中出聲的底層群體,呈現(xiàn)他們真實而又殘酷的生存
東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創(chuàng)業(yè)卻延續(xù)前朝國號的朝代,兼具開創(chuàng)和繼承兩種建朝形態(tài)。東漢初期,建國者在“創(chuàng)革”之朝或是“中興”前漢的兩種身份之間搖擺,最終折衷二者,建構以光武為開端的、以“受命—中興”為身份的新漢朝,并落實為一系列重建“漢”宗廟、塑造“漢”天子、制作“漢”禮樂、創(chuàng)造“漢”文章的舉措,從而構成東漢早期政治文
本書在充分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系統(tǒng)、全面、平實地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的根源及流變、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形態(tài)及其特征、比較視野下的傳統(tǒng)文化等核心內容與內涵,既注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的梳理,又以現(xiàn)代性立場來反觀傳統(tǒng);既注重文獻與文化本原的學術考究,又置之于中西文化的宏闊視野比較;既注重多維度的客觀歷史
《法國小史》以30個章節(jié)串聯(lián)起法蘭西跨越2000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600年馬賽利亞城(馬賽的前身)誕生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舉辦,從法蘭克王國創(chuàng)立者克洛維、圣女貞德、“阿維尼翁之囚”教皇、“太陽王”路易十四、“科西嘉怪物”拿破侖、“老虎總理”克雷孟梭、“永遠的將軍”戴高樂,到大革命的群眾、“五月風暴”的學生、罷工運動
《希臘小史》系作者在喜馬拉雅音頻課程“世界歷史大師課”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以30個章節(jié)串聯(lián)起古代希臘從新石器時代到希臘化時代末期的歷史,涉及從施里曼發(fā)掘特洛伊到“克利奧帕特拉的鼻子”,尾聲談到希臘在中世紀和近現(xiàn)代的發(fā)展和古希臘史對今天的意義。全書的核心,是古典時代希臘城邦及其成就。在簡要說明希臘青銅時代的文明之后,轉入城
《英國小史》在作者的喜馬拉雅音頻課程“世界歷史大師課”基礎之上整理修訂而成,以30個主題串聯(lián)起英國從史前直至當下的歷史。大到介紹英國史中重要的政治、經濟現(xiàn)象,如君主立憲制度的誕生與發(fā)展、政黨制度的演變、現(xiàn)代司法體系的形成、工業(yè)革命的成果與弊病、外交政策傳統(tǒng)與特色等;小到介紹英國人的吃、穿、住、行、習俗、偏好……作者結合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早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前,玉便作為美好、神圣、通靈和祥瑞的寶物受到人們的喜愛。萬物皆有靈性,尤其是凝聚了古人虔誠之心的美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每一件皆由信念而生,溫潤內斂,氣韻靈動,成為時光的見證者、歷史的承載者,美得令人驚嘆,讓人癡迷。本書匯集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各個時期靈性而唯美的古玉800余件
本書是一部學術著作研究。東巴古籍文獻歷經千年形成的和諧思想,是我國古代典籍的瑰寶,也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體系。本書以馬克思社會和諧思想視閾下,從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自身和諧、族際文化和諧五個方面全面梳理了東巴古籍文獻中的和諧思想,吸收借鑒積極和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