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當?shù)匕怂W聯(lián)合編寫,借助綜述性解讀、教學設計、學生探究單,幫助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身邊事物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意義。
精選10個世界有影響力的少年兒童榜樣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中的每一個,都是對年輕一代的一封鼓勵信。它們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改變世界的一分子。無論是在體育賽場上、學術殿堂里、環(huán)保行動中,還是在任何一個你熱愛的領域,你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并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書中恰當呈現(xiàn)相關影響因素:既關注人
古代涼州(以甘肅、寧夏為主)自西漢設立,至兩晉時期此行政地理概念停用,地處絲綢之路要沖,自西漢至兩晉皆英杰輩出,如名將李廣、姜維,名臣趙充國、賈詡,割據(jù)軍閥隗囂、苻堅,名儒王符、趙壹、皇甫謐,大奸梁冀、董卓,隱士王嘉等。本書兩位作者都是甘肅人士,生于斯,長于斯,熱愛家鄉(xiāng),為了讓更多的當代甘肅人對家鄉(xiāng)產(chǎn)生自愛之情,乃至讓
出組卜辭絕大多數(shù)為祭祀卜辭,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卜辭,如“卜王辭”、“王出行”“王西言”卜辭等。本書在精確分類與斷代的基礎上,主要對殷商祖庚祖甲時期的人物事跡、喪葬禮儀、出組一類卜辭的年代上限、新見賓出同文卜辭以及與商王行跡密切相關的“王西言”卜辭所見史事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以期為準確認識殷商中期有關政治制度及歷史事件提供
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伯希和精通漢學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徹查了藏經(jīng)洞文獻,按照四項原則(非通行佛教經(jīng)籍、有年代題記的寫本、古籍和民間寫本、胡語藏語寫本)收買了總約8000件寫本,其中4000件藏文編號,4000件漢文編號,包括粟特文、回鶻文、于闐文、希伯來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春秋正傳》系明代大儒、心學家湛若水解說《春秋》的著作,該書批駁了《春秋》三傳以及胡安國等歷代經(jīng)學家總結的“《春秋》義例”,認為這些義例繁瑣而且支離,遮蔽了孔子寄予《春秋》的大義。因此,該書主張“核諸實事”,在考訂春秋史事的基礎上理解《春秋》。該書大膽地批判前人的權威說法,不僅在《春秋》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可以視為
朱溢《事邦國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由其博士論文《唐宋吉禮變遷研究》修訂而成。書稿從吉禮制度的內(nèi)在結構出發(fā),分四個部分來探討唐宋吉禮之變遷。第一部分討論唐至北宋時期的大祀、中祀和小祀制度;第二部分探討郊祀禮儀;第三部分聚焦太廟祭祀;第四部分的重點是釋奠禮儀。將吉禮制度的變遷置于唐宋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研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