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高的生產(chǎn)力文化,本書作者以批判性的眼光質(zhì)疑我們對閑散者的不滿,也就是那些得過且過、茍且偷安的人。她在本書中對閑散者進行了分類,分析了對閑散者的常見批評,并認為這些批評要么無效,要么其前提就有問題。當然,盡管這本書為閑散辯護,卻并沒有像一些崇尚休閑的學者所主張的那樣,宣揚閑散者的生活方式是通向更美好的未來(比如文化
在本書中,本書作者表明了與道德說教者對立的一面。他認為,通常情況下,你賺的錢越多,為別人做出的就越多。即便是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人,只要忠于職守就能“回饋”社會很多。另外,財富能解放我們,讓我們過上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作者還展示了金錢社會如何塑造了更友好、更值得信賴和更有合作精神的公民。
本選題是一本面向公眾普及情緒管理知識的科普讀物,也是浙江省諸暨市總工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研究”項目工作之一——“情緒管理師”崗前培訓的教材。諸暨市總工會建立了10余家職工情緒管理服務站,計劃在全市范圍內(nèi),按需建設、培養(yǎng)一大批專業(yè)的情緒管理師,助力職工、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居民的心理健康。本選題共分十個相對獨立的專題,即十個分冊。
一個人最幸福的事,就是擁有自己的熱愛,有愛的人和事。在這本書中,哈爸用質(zhì)樸、真誠的語言,把自己從尋找熱愛之事到驗證是否為真正的熱愛之事,再到篤定為熱愛之事的歷程娓娓傾訴,他卸去了常人眼中的那些耀眼光環(huán),以赤子之心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彷徨,并把它剖析出來,以看似平淡實則蘊含龐大力量的文字,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這本書里,你會有無數(shù)
本書為我社《心理傳記與質(zhì)性心理學》(原名《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集刊的第12本,是國內(nèi)心理傳記學的重要學術刊物。本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名家自傳”“心理傳記”“生命敘事”“現(xiàn)實回應”。在“名家自傳”專欄中,有專家張厚粲書寫的《張厚粲先生自傳》一文,對心理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心理傳記”專欄,主要關注了張
本書的主題是心理咨詢與治療中的蘇格拉底式策略。蘇格拉底式策略是認知行為療法中的核心策略,是認知行為治療師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礎性策略,其框架已在多個大規(guī)模認知行為療法培訓項目中進行了應用。作者在書中襄括了豐富的案例、技術和策略介紹,以及處理來訪者根深蒂固的信念的方法。此外,作者借鑒了不同的療法和理論取向,提出了一個靈活而應
安娜·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領域開山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女,她繼承和發(fā)揚了其父后期的自我心理學思想,系統(tǒng)總結和擴展了自我防御機制,開創(chuàng)了兒童精神分析領域。本書每一章側重一個主題,介紹她在特定領域的重要論文和著作,對主要觀點進行清晰的總結,并結合史實討論她思想的影響和當代意義。
本書闡釋了督導師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從監(jiān)督者和顧問,到榜樣、咨詢師和導師,并提供了清晰、令人信服的督導勝任力案例展示,包括咨詢技能、案例概念化、倫理實踐、內(nèi)部和人際意識以及自我評估。
本書作者認為幫助他人學習和改變的方式不能主要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必須與這個人對自己的積極看法或者長期持有的鼓舞人心的夢想或目標聯(lián)系起來。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種積極的教練模式——同理心教練,并使用豐富的案例展示了同理心教練如何打開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幫助人們實現(xiàn)自己真正渴望的成長。本書不僅提供了數(shù)十年的研究依據(jù),還充滿了探究
本書包含20種循證技術,形成了針對憂慮、抑郁、憤怒、拖延、完美主義、強迫思維等普遍心理問題的實用治療方案。書中每個治療方案都有明確的、易于遵循的步驟。主要內(nèi)容包括:制訂自己的治療計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動化思維等。